《童伴/青春成长励志经典书系》:
古老的云河,从沉睡中醒来。
那些芦苇,稀稀疏疏,挂着几片孤独的叶,像谢了顶的老人一样意兴阑珊。太阳光一照,就显出一种慵懒的金黄——都是去年生的芦苇。
枯枝败叶之下,不需要凝神细看,却是有星星点点的绿,正钻出泥土,朝气蓬勃地铺展开来,像弥漫的烟,像流动的云。脆嫩的苇芽儿,带着一点儿鹅黄,或是一丝暗红。几场春雨过后,就“呼啦呼啦”地蹿高。
蝌蚪顶着大脑袋,在水泡子里好奇地东瞅西瞅。等到把水里的一切都看得乏味,它们就丢掉尾巴,上了岸,一屁墩儿一屁墩儿到处跳。有些孩子忍不住捉来捂在手心里,蹲守在大麦田边的老人便呵斥:“快放下!蛙满塘,谷满仓。你害它性命,指望着明年喝西北风呢!”
也有例外的时候。
有一次红花船小学的老师带着学生,一群燕子似的扑到云河边。那一天,孩子们把长尾巴的蝌蚪、没有脚的河蚌、傻乎乎的小蛤蟆都摸了个遍,却没人阻拦。
老人们都说:“这是老师在教学生写文章做学问哩!”
男孩晓树听了,就觉得“老师”好厉害好厉害,竟然使那些像木雕一样表情沉重的老人,眉间的皱纹舒展开来,换作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所以,再路过云河上那一排涂绘着红花的大船时,他就免不了要驻足观望一会儿。
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在白米湾的怀抱里蹭出一个大大的半圆,两岸芦苇招摇,河流缓缓远去,然后在或远或近的地方,延伸出一条条小河沟,犹如清亮的触手。
大多时候,晓树看不到船上的人,只听见一群学生“啊哦鹅,啊哦鹅”地喊。
偶尔,正好遇到课间,就会有成群的孩子趴在船舷的木栏上。他们伸长脖子盯着河水,瞅着,闹着。
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成群的小鱼在水草间追逐嬉戏,不时会穿过云的影子,然后冒出水面,吐出几个泡泡。这时候,便会有孩子“哇”地发出惊呼,流着鼻涕的小男孩更是忍不住从衣兜里抠出几颗麦粒儿、馒头屑,往水里一撒,惹来小鱼之间的一番争夺。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龙虾,也有螃蟹,以及黑乎乎的绒球一样的小野鸭跟着鸭妈妈踩着河水飞奔,像是说书人口中的“轻功水上漂”。
晓树也很想去船上上学,可他还不够入学的年龄。他曾想过:趁着没人的时候,穿过狭长的木桥,到船上去瞧一瞧。然后学着那些学生的样子贴着围栏向下看。可是他不敢。
所以他只能远远地,对红花船充满了渴望。
苦楝树站满了云河的堤岸,晓树也站在堤上,像一棵小树。站着站着,苦楝树的叶子舒展了,天上的云朵变轻变白了,云朵落到枝叶间,楝花如雪。
有一天,正下着毛毛细雨,晓树在河边“晃悠悠”,玩得极为专心。他在河沿轻轻地踩,踩呀踩呀,原本结实的泥土就变得松软湿润,这让他想到了老母猪散步时晃荡的白肚皮。他又俯下身子,小手在泥面上柔柔地拍打,“啪啪,啪啪”,不断有水渗出来,泥土变成了稀泥。
他停了下来,思考着要不要挖出一块稀泥,揉搓成大饼,捏成手枪、坦克或者是画册上见过的大屁股狗熊。
一坨泥块砸到河水里,溅了他一脸水。
晓树看到一个黝黑瘦高拖着鼻涕的男孩,男孩正将一双黑手在衣服上反复地蹭,在前襟上擦出一团手指印子,还龇着牙笑。
他皱起眉头,盯着黑瘦男孩,脸上显出几分愤怒。
他当然认识这个男孩,白米湾有名的调皮精——麦芒。晓树有时也会调皮,而每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奶奶就会在一旁唠叨:“这做人哪!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同样的错误不可以再犯。你可千万不要学麦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