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PNSO超级翻翻书:揭秘恐龙(可以在家参观的纸上恐龙博物馆,严谨科学与艺术的顶级融合)
0.00     定价 ¥ 19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3603265
  • 作      者:
    ),杨杨(文)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闯、杨杨,PNSO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创始人。PNSO的众多创作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全球著名的科学期刊上。在大众传播方面,大量作品被包括《人民日报》及CCTV等在内的全球媒体的科学报道中刊发和转载。在公共教育方面,PNSO与包括中国科学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在内的全球各地的公共科学组织合作推出了多个展览项目,帮助不同地区的青少年了解和感受科学艺术的魅力。

展开
目录

三叠纪晚期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开端。从这一时期开始,一种新的名为恐龙的物种将诞生于陆地,并在日后长达1.65 亿年的时间里统治陆地。不过,恐龙是在三叠纪的中晚期才出现的,而且刚出现的时候体形十分娇小,并非是三叠纪的优势物种。那些体形庞大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伪鳄类才是当时的陆地霸主。我们的故事从南美洲伊斯巨拉斯托盆地开始。别看那里现在只是一片不毛之地,可是在 2.3 亿年前,那里是恐龙诞生的摇篮。原始的茂密森林,散落在各处的火山灰,为生活在那里的各种生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


侏罗纪早期

在三叠纪末期,地球遭遇了一场生物大灭绝事件。当时占据优势的陆地动物,比如一些合弓纲类、伪鳄类,都在灾难中遭受重创,然而看似弱小的恐龙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它们先进的身体结构,更加灵活的运动能力,让它们打赢了这场战役。进入侏罗纪以后,恐龙们迅速成长,很快便成为新的陆地统者。此刻,我们要前往的是侏罗纪早期的中国云南。那里虽然是一片植被稀少的荒漠,但生活着很多恐龙。


侏罗纪中期

整个侏罗纪都是恐龙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们在种类和数量上迅速扩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陆地的优势物种,几乎占据了每一个生态位。不过,侏罗纪中期是恐龙时代化石发现最少的时期,因为此时全球正处于海进期,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所以陆相沉积岩层就比较少,恐龙化石也就很少。不过,我们有幸能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地区一睹侏罗纪中期恐龙的风采,了解恐龙在这一时期的演化故事。



侏罗纪晚期

从侏罗纪中期开始,恐龙真正成为陆地上最为繁荣的物种,这一优势在侏罗纪晚期似乎变得更加明显。植食性恐龙家族中的蜥脚类恐龙演化出体长超过 30 米的巨型物种,而剑龙类以及其他小型鸟臀类恐龙也非常活跃。肉食性恐龙的种类越来越多,体形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就到侏罗纪中晚期的中国新疆,去感受一下它们的繁荣兴盛吧!


白垩纪早期

进入白垩纪以后,恐龙的发展更为多样。期望身体变大以便保护自己不再是所有恐龙的向往,很多恐龙走上了另外一条奇特的道路。它们的体形不大,但身上覆盖着羽毛;一些成员甚至长出翅膀,能够在天空飞翔,极大地拓展了恐龙的生存空间。白垩纪早期的中国辽宁便是这样一个毛茸茸的世界。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带羽恐龙化石。



白垩纪晚期

白垩纪晚期是恐龙家族的最后时光。虽然这一时期的恐龙仍然占据着顶级掠食者的位置,恐龙种类依旧非常多样,恐龙家族也如往日般繁盛,但就是在这样的盛世中,绝大部分恐龙没能逃脱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灾难,走向了消亡。辉煌的恐龙王朝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急速衰落,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不过,一支长有羽毛的恐龙在灾难中幸存下来,并且演化成鸟类,一直生存至今,成为今天活着的恐龙。现在,让我们回到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一起铭记它们在生命演化的长河中留下的无与伦比的传说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