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实战研究》:
政府主导是前提
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营造,必须是政府主导,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旅游营销的原理共同决定的。
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目的地就是由许多分项产品组成的大产品,这样的大产品更需要做主题、市场、发展定位,而这些定位都必须基于目的地的大局总体考量,而不是由目的地当中的某项产品的经营者所决定。换言之,就是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各项定位,只有政府才能跳出个体的视角,宏观把控,也只有政府才具有全面的号召力,区域内许多产业性的公共、公益基础设施,也只有政府才能组织建设。
这样的由政府发起并主导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全球都有,西班牙的巴列利斯群岛、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都是,中国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也正往这个方向发展。
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精确定位。
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首先要找准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定位,包括资源主题价值定位、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定位、产业地位与产业结构定位、目的地形象定位等。这一系列的定位需要政府组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深度研究该区域的资源特点、区位特点、产业环境、市场环境及产业发展趋势来确定。
二是合理的规划。
规划谁都可以有,关键是合理。合理之一体现在规划是基于对区域旅游产业的精准定位之上的。也就是说必须先找到资源和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谋划好发展战略,规划只是对战略做确认,并做计划和战术分解。合理之二体现在符合市场导向。旅游产业具有强烈的市场色彩,不符合产业趋势和市场导向的规划如果实施,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合理之三体现在区域内产业布局要服从于区域发展主题。各大经济产业之间主次清晰、关系明确,与旅游产业关联的各经营单元布局合理,丰富而多元,各经营单元的策划、规划既要符合区域的主题定位,又要注意各单元之间的差异和互补。合理之四体现在规划时效的适度性。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领成为市场“先驱”,也要避免过于前卫,成为市场“先烈”。
区域目的地的打造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规划的制定需要政府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远见,规划一经确定,需要政府去落实,去努力。
三是政策引导。
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成功打造,必须是两方面的积极性相融合: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投资热情和经营理念。没有政府的宏观主导,区域开发就会杂乱无章,无法形成合力;没有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政府的开发计划只能是口号。逐利是市场和资本的天性,除了政府利好的产业发展决策所产生的吸引,产业政策也是撬动市场和投资的重要手段;除了经营性投资和政府财政的直接投入,政策也是解决非营利性产业公益设施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如政府鼓励的一些政策性融资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等。
四是基础建设。
区域目的地建设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公共和产业基础设施,如大交通和大环境。区域目的地还是一个带有产业经营性质的主题“社区”,除了营利性旅游产品和项目,还需要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必要的公益性设施和服务,这些都需要政府组织投资和建设。
五是产业融合。
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区域内各产业与旅游的良性融合,既能凸显区域主题,又能让其他产业通过“旅游+”获得更大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