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环境化学实验(孙红文)
0.00     定价 ¥ 2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22431356
  • 作      者:
    张彦峰,王平,袁超磊,副主编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1 《环境化学实验》采用多种污染物与多种环境介质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基本实验操作与大型仪器演示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
2 每个实验附有二维码演示视频片段,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实验的直观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孙红文,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工程国家 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主讲本科生《环境化学》及《环境化学实验》(国家 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 线上一 流课程),
硕士生《环境有机化学》、Emerging Contaminants。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担任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和国内期刊《环境化学》编委。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生态修复与人体暴露相关研究。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展开
精彩书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于1973年1月1日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1973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分别代表着环境保护事业在世界和中国的萌芽。面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管理人
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南开大学于1973年成立了环境保护教研室,1983年又成立了我国综合性高校中首个环境科学系。2001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位列我国首批4个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并于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南开大学环境学科一直注重教材建设,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环境学科是应对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保障生态系统安全与人体健康需求的学科,也是实验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综合交叉学科。实验技能的提高在环境学科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理论问题、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环境学科发展迅速,随着环境问题的涌现与解决,其理论内涵与外延均迅速发展,目前的实验教材已无法完全满足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需求。因此,我们在目前使用的实验讲义基础上,总结梳理环境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成果,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新形态系列教材”,旨在分享南开大学环境学科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经验,为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供重要支撑。
本次出版的“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新形态系列教材”主要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和《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四个分册,涵盖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和仪器分析等专业方向,基本覆盖了环境科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本系列教材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为目标,并将一些学科前沿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引入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既充分考虑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点,又体现出南开大学与时俱进、教研相长的学科特色。另外,本系列教材应用全新传媒技术,使广大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即可扫码完成原理的自学以及操作流程的预习,身临其境地了解实验过程,或直接观看各实验的关键操作流程。本系列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也可用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青年人才的继续教育,力求为缺少实验办学条件的单位提供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本系列教材首次采用了新媒体模式,参加编写的人员较多,书中若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孙红文
于南开园
展开
目录
实验一 颗粒物碳组分分析与受体模型源解析方法研究 1
实验二 大气降尘中菲的光降解效率的测定 5
实验三 水中甲苯挥发速率的测定 10
实验四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15
实验五 摇瓶法测定对二甲苯和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20
实验六 产生柱法测定萘的水溶解度 23
实验七 有机污染物在硅胶上的吸附 26
实验八 天然水中Cr(Ⅲ)的沉积曲线 30
实验九 天然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去除 34
实验十 邻苯二甲酸酯的水解 38
实验十一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酸性大红GR染料 41
实验十二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 44
实验十三 沉积物的耗氧 49
实验十四 土壤和沉积物中腐殖酸的提取和分离 51
实验十五 沉积物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54
实验十六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 57
实验十七 土壤的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 61
实验十八 土壤脲酶活性测定 65
实验十九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 68
实验二十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和连续提取形态分析 71
实验二十一 土壤中酚的转化强度 76
实验二十二 多环芳烃在生物炭上的吸附解吸 80
实验二十三 铜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84
实验二十四 大米镉含量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 87
实验二十五 小麦根系对全氟烷基酸的吸收机理 90
实验二十六 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 94
实验二十七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97
实验二十八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沉淀去除 101
实验二十九 EDTA对铜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 105
实验三十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中的累积和迁移 108
实验三十一 土壤对铜的吸附 113
参考文献 11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