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四版)企业管理行动宝典 全面指南 IACMR组织与管理书系
0.00     定价 ¥ 15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1340370
  • 作      者:
    陈晓萍,沈伟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 IACMR)组织海内外优秀华人学者编写,参与者大都担任过顶级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他们将其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与学术思考,凝结成这一部管理学研究方法指南。

自第1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及好评。第4版重新梳理了全书的逻辑和结构,在第3版的基础上,章节有合并、有新增(增加了田野实验和机器学习分析方法),亦有顺序调整。新的内容架构让读者的学习路径更加合理,学习更加高效。

第4版增加了“学习目标”“思考题” “延伸阅读” 等栏目,不仅方便教授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老师作为教材使用,更有助于学生自学。

第4版配套了线上资源,包括附录数据、研究案例、思考题解题思路、参考文献等,读者可以扫描首页二维码获取。

第4版配套了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末页介绍的方式联系出版方申请。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晓萍,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管理科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科学学会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组织管理学Philip M. Condit讲席教授。曾任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副院长( 2016—2020 )和组织管理系主任( 2009—2015) 。目前担任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主编,以及双语杂志《管理视野》的创刊和执行主编。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课题包括跨文化管理、个体和群体决策、领导力、管理沟通、商业谈判、创业者激情和中国人的关系等。

沈伟,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战略管理学博士,目前担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副会长兼第十届学会会议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院长咨询委员会杰出教授,管理与创业学系主任,并曾担任负责中国项目的副院长(2016—2019)。他的研究主要致力于从行为角度探讨企业战略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具体研究课题包括高管的选拔和继任,董事会的构成,公司治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以及组织变革等。


展开
精彩书摘

23.2  发表论文的策略

23.2.1 找对合作伙伴

找对合作伙伴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误解,如果你和某个期刊的主编是好朋友,你可能认为你们合作论文发表的机会会多一点。但其实所有优秀的管理学期刊都采用匿名的审稿方式,就算你与主编是好朋友,通常也没有什么帮助。第二层是跟优秀学者合作。哪些是优秀学者呢?就是那些研究经验比你多、研究做得比你好、已经在优秀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学者。这就跟打球一样,如果找球技跟自己一样或球技比自己差的人打,那么自己的球技进步会比较慢。所以,一定要与技术比自己好一点的人去打球,才能进步快。同理,研究者需要找一个研究比自己做得好的人,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么,如何去寻找研究做得比自己好的人,并组成研究搭档呢?一个方法是去参加学术会议,阅读一些期刊(如AMJ、ASQ),认识自己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并参加学会(如AOM或IACMR)举办的年会。开会时,可以通过其他老师介绍,跟知名学者谈论自己的研究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若你把写好的论文初稿给他们看,他们对你的印象就更深了。在我们这个研究领域里,资历比较深的教授一般都很喜欢培养下一代的年轻人,所以年轻研究者的机会很多。若你是一位助理教授,你的研究伙伴也不一定都是教授才好。也许那些较为资深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更为合适,因为这些尚未升到教授职位的研究者大多充满研究热情,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当研究者成为教授以后,通常必须花许多时间去处理与学术研究无关的行政事务,相对而言,投入研究的程度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那些比较纯粹的研究者也是比较好的搭档,他们不是抱有工具性目的的学者。如果与你共同做研究的伙伴工具性目的太强,那么你也可能被传染上这种坏习惯,伤害久远。工具性目的太强的研究者会想早点把论文投出去、早点发表,不管论文是否成熟,久而久之就养成做研究不严谨的习惯。研究做得严谨并不意味着“慢工一定出细活”,而是指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到严谨。另外,你是否同时进行着很多研究课题?每一个阶段只专注做一个研究课题,才会做得更好。研究者也需要做项目管理:有的研究大,有的研究小;每个课题的进度也不一样——有的已经投稿,有的在撰写中,有的还在搜集资料,有些正在做数据分析。如果你同时做五个研究课题,且都打算在A级期刊上发表,那你的目标就是五篇论文都达到A级期刊的发表要求。然而,在这期间也可能发生意外,比如身体不好、要应付教学任务、家里有事,等等,这样就会造成无法兼顾论文质量,导致论文只能发表于A-/B+级期刊。但假如你的目标一开始就设定在A-/B+级期刊,那最终会发表在什么期刊呢?可能是更差的期刊。所以,目标一定要定得高,达不到没关系,你起码可以退一步;但如果目标定得低,要超越就很难了。你的目标就是尽力做,如果论文质量达不到A级期刊的要求,至少可以回到A-/B+级期刊去。



23.2.2 去好的学校

有时人们会误解,以为研究者研究做得多、做得好是因为他们在好学校的缘故。其实在名校读书或任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资源多、知名教授也多,坏处是研究和教学压力都很大。知名教授通常都非常忙,根本没时间和学生交谈。其实,最适合做研究的学校应该是那些教学压力比较小,但研究压力适当的学校。我这里并不是说不需要重视高质量的教学,而是少些强调。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员授课任务通常会少些,以便教员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上都做得好。在有些大学,发表更多的研究成果,会减少具有研究潜力的新教员的授课量。一般而言,想做一个有研究成果的学者,起码需要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研究上。当然教学也是教员的重要任务,一周的时间里,备一天课,教两天书,剩下的四天必须用来做研究,因此你必须要自律。就产出优秀论文而言,外部压力的作用比不上内部动力。与教学不同,研究是一项非结构的活动,你需要设定自己的截止日期和自己的目标与期望。你不能说“等我有空再去做研究”,这样研究就会变成业余活动,而变成业余活动的研究,是不太可能做好的。


23.2.3 以最好的论文作为榜样

要做高质量的研究,必须要懂得阅读与临摹范例研究,遵守科学研究的程序。所谓临摹范例研究,就是从最好的研究中学习。就此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高质量的论文。什么是高质量的论文?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论文就是在所有发表的相关论文当中再进行第二次审查所挑选出来的论文,这种论文就是获奖论文( award winning papers)。有几个期刊会有这种获奖论文。例如, AMJ有一个委员会,委员中都是有名的教授,每年审查上一年刊发的五六十篇论文,从中挑选做得最好、最精的论文,这就是最佳论文(the best paper)。IACMR曾经将这些得奖论文翻译成中文,欢迎大家去读一读(徐淑英和张维迎,2006;徐淑英和蔡洪滨,2012)。 


ASQ从 1993年开始也有这种论文,但它挑选论文的方式与 AMJ不一样:其委员会是审查五年前发表的论文,并评价这些论文的影响力。怎么判断影响力呢?第一就是查看论文被引用的情况;第二就是再重新看这篇论文,相较于五年前的其他论文,它是不是最好的。从这些标准来看, ASQ做得比 AMJ更好,因为它不但考虑这篇论文是不是当年最好的,也考虑这是否的确是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ASQ最佳论文集也曾翻译出版。


本书第 1章曾提到 RRBM。该组织设立了负责任的管理研究大奖,奖励 3—5年前发表在管理、营销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优秀论文。在 2018—2022年,共有 108篇论文获奖。这些论文选择了重要的课题并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其成果又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Tsui et al.,2022)。除研究要做得好外,写作也是一项帮助你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从最好的论文开始,研究这些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比如说,这篇论文和你想研究的题目很像,你需要仔细地看它怎样提出问题,如何把文献整合起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法。你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套用上面的句子来写,甚至可以“抄”其中的句子。但是不能抄得太多,你抄五个字以上,就必须说明内容来源。MOR于2011 年3月发表了一期有关研究论文发表的伦理特刊,讨论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这些论文的中文版可以免费下载,请大家去阅读参考。

 

23.3  论文的写作结构

和其他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节奏不同,一篇管理学论文从起步到发表大致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如果这些阶段进展正常,总共会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其间出现意外,那么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五年甚至十年也不算少见。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撰写论文总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不仅因为这是对之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努力的一个总结,更因为总算等到了可以报告研究结论的时刻。我们的研究常常是对一个未知问题的探索,找到了答案的兴奋感是写作的巨大动力。那么,怎么把论文写得“引人入胜”呢?其实,在我一开始踏进学术生涯的时候,发现论文都有统一的写作格式,心里非常不以为然,而且觉得有一点“八股文”的嫌疑,觉得它会扼杀自己的创意。后来慢慢发现,就算在同样的格式之下,论文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于是才开始正眼阅读,仔细体会其中的奥妙。在无法改变论文写作格式的时代,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格式界定的范围内,尽量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结果和智慧用最清晰、简洁、符合逻辑的语言阐述出来,让读者进入你的研究世界,和你一起探索那个让你茶饭不思的研究问题。


一篇论文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题目(title)和摘要(abstract)。这两部分是论文给读者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部分。然后是导言(introduction)、理论(theory)背景和假(hypotheses)、研究方法(methods),其中包括结果报告,之后是结果讨论(discussion),最后是结论(conclusion)。这是本书第一章介绍的演绎研究(假设验证式研究)论文的格式。归纳研究(理论构建式研究)论文的格式与此稍有不同。下面我就对演绎研究论文的每个部分做一点阐述和说明。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管理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第1章 科学研究:目的、过程、价值观与责任……3

1.1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使命……3

1.2  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研究过程……5

1.3  科学研究与价值观的关系……16

1.4  科学研究的责任与伦理……21

1.5  结语……31

第2章 研究的起点:提问……33

2.1  提问对管理研究有何重要意义?……33

2.2  好的研究问题长什么样?……34

2.3  如何发现好的研究问题?……37

2.4  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46

2.5  论文开题报告包括哪些内容?……53

第3章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55

3.1  理论和理论层级……55

3.2  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方法……62

3.3  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73

3.4  结语……80

第4章 情境化研究和管理知识创造……83

4.1  情境、情境化与管理知识……84

4.2  管理研究的三种情境化……89

4.3  特定情境化研究的要素……96

4.4  特定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研究……101

4.5  结语……105


第二部分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5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109

5.1  实证研究的哲学逻辑和性质……110

5.2  实证研究设计的目的与过程……116

5.3  实证研究设计中的变异量控制……123

5.4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实证研究的质量……127

5.5  结语……132

第6章 实验研究方法……134

6.1  研究的类型……134

6.2  理论和假设……135

6.3  什么是好的假设?……137

6.4  实验室研究……140

6.5  实验设计……156

6.6  结语……165

第7章 随机对照试验及准实验研究……167

7.1  随机对照试验……167

7.2  准实验设计方法的起源……173

7.3  准实验设计在实验方法中的优点……175

7.4  准实验设计在组织管理研究上的广泛优势……175

7.5  常见的准实验研究设计……177

7.6  准实验研究的案例解析……179

7.7  准实验设计方法的未来与展望……187

7.8  结语……188

第8章 田野实验……190

8.1  田野实验简介……190

8.2  田野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方式……194

8.3  田野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199

8.4  田野实验分析的注意事项……207

8.5  田野实验的实操建议……210

8.6  总结……217

第9章 问卷调查法……219

9.1  问卷调查的使用目的和类型……219

9.2  问卷的设计……221

9.3  取样与数据收集……227

9.4  增强问卷调查法的有效性……234

9.5  中国背景下使用问卷调查法的问题和思考……238

9.6  结语……243

第10章 案例研究……245

10.1  案例研究的意义……245

10.2  案例研究的质量……248

10.3  案例研究的执行……251

10.4  案例研究实例……261

10.5  案例研究可能遭遇的问题与解决办法……270

10.6  结语……272

第11章 二手数据在管理研究中的使用……274

11.1  界定二手数据……274

11.2  关于数据“挖掘”与“可挖掘性”……275

11.3  二手数据的传统与贡献……276

11.4  文本形式的质性数据……278

11.5  矩阵结构化的二手数据……283

11.6  二手数据的优越性……286

11.7  使用二手数据的“眼、法、工”……289

11.8  使用二手数据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292

11.9  结语……294

第12章 高频率跟踪问卷调查:日记与体验抽样方法……298

12.1  日记与体验抽样方法……298

12.2  日记与体验抽样方法的类型……302

12.3  日记与体验抽样方法的实施……307

12.4  研究流程示例……310

12.5  数据分析……314

12.6  日记与体验抽样方法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315

12.7  结语……317

第13章 元分析研究法……323

13.1  元分析的背景和作用……324

13.2  开展元分析的步骤……325

13.3  元分析的基本分析模型与方法……329

13.4  元分析中调节变量的检验……334

13.5  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的结合……335

13.6  元分析中的其他技术细节……336

13.7  常见的元分析工具介绍……340

13.8  结语……341

第三部分 管理学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

第14章 理论构念的测量……345

14.1  测量与组织管理实证研究……345

14.2  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质量的评估标准……346

14.3  量表开发的一般步骤……364

14.4  中国组织管理研究中的量表开发与使用……373

14.5  结语……380

第15章 结构方程模型……382

15.1  什么是结构方程模型?……382

15.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383

15.3  测量基本概念……383

15.4  测量误差……384

15.5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和逻辑……385

15.6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类型……386

15.7  Mplus程序撰写……388

15.8  拟合指数……393

15.9  结构方程模型发展的新趋势……395

15.10  结语……401

第16章 单层与多层不同类型的中介与调节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402

16.1  构建与检验中介与调节模型 ……402

16.2  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模型……407

16.3  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410

16.4  检验被中介的调节作用……413

16.5  检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417

16.6  讨论……420

16.7  结语……425

第17章 多层次理论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方法……427

17.1  多层次理论的建立、模型的类型与分析策略……428

17.2  多层次分析的构念与单位层次构念的数据聚合……431

17.3  HLM……437

17.4  结语……453

第18章 纵向研究设计和分析……456

18.1  数据类型及面板数据的优势……456

18.2  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的相关假设……457

18.3  固定效应模型……458

18.4  随机效应模型……460

18.5  广义最小二乘法模型……462

18.6  Stata面板数据分析实例……463

18.7  内生性问题及其来源……470

18.8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方法……472

18.9  结语……478

第19章 事件研究法……480

19.1  什么是事件研究法?……480

19.2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理……488

19.3  事件研究法实践指南……496

19.4  结语……498

第20章 事件历史分析法……506

20.1  事件历史分析法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507

20.2  组成元素和数据结构……507

20.3  优越性和对时钟时间效应的处理……514

20.4  研究设计……518

20.5  结语……520

第21章 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522

21.1  引言……522

21.2  扎根理论建构的基本原则……523

21.3  数据分析:编码和编码过程……530

21.4  全部写出来!……539

第22章 机器学习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542

22.1  行为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对组织管理研究的影响……543

22.2  数据科学和组织管理研究的差异及其带来的挑战……543

22.3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545

22.4  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548

22.5  机器学习和理论构建……557

22.6  总结……558


第四部分 研究发表的旅程

第23章 如何把论文发表到优秀的管理学期刊上?……563

23.1  优秀的英文管理学期刊有哪些?……564

23.2  发表论文的策略……566

23.3  论文的写作结构……568

23.4  论文的投递、审阅、修改和发表……574


附录一 负责任的商业与管理研究:愿景2030……579

附录二 IACMR追求卓越宣言(伦理准则)……582

附录三 术语英汉词汇对照……5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