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位教师的来信/探索教育经典问题
0.00     定价 ¥ 5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1759034
  • 作      者:
    芳泽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教育论著。分为三个板块:教师来信,成长路上,对决。教育就是影响人、塑造人。本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背景,对人的成长历程进行探讨,超越了学科,超越了年龄段。本书对许多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如针对典型的学力问题、动手能力问题、成瘾问题、语言学习与考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此书忠于教育,可读性较高。
展开
作者简介
法永,笔名芳泽,男,1969年6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在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工作,获专利“近视型双光眼镜”,出版专著《近视眼防治理念》《视力的革命》。
展开
精彩书摘
给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
我是带着问题写信的,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才与你沟通的。
请不要心存芥蒂,对孩子的未来忧虑多,才能不断要求孩子努力;能看到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才可一样一样地改进。这不是给你或孩子的打击,让孩子进步、健康发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但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能数落,可能会打击孩子自信的,为避免这种情况,本人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寻找原因及对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进步是靠一点点的努力实现的,他在成长中出现偏差也是正常现象,纠正就行了。
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也是因为这个才走到一起的。人的成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规划上,怎样努力才更为科学,少走弯路,早日成才,多出成果是很多人在研究,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课题,这是这封信的第一理由。
在家庭中成长与在学校中成长,只是形式有别,内容有所不同,但这二者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一体的,这是第二理由。
孩子离开家庭,一天天长大,并不能说孩子成人了就具有成年人那样的思想、处事经验及人生阅历。在许多情况下,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因而教育教学仍在继续。
这封的目的就是实现家庭与学校的配合,融为一体。一般说来,在健康的教育方式下,学校并不需要家长去指导孩子的作业,甚至不需要监督;学校也并不需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业余生活,这在指导孩子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问题之一,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学校,也并不是说家庭的指导对孩子就不再有影响力,恰恰相反,家庭始终对孩子的成长负着首要责任。
问题之二,参天大树是从小树苗成长起来的,但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才却有许多复杂因素。如何合理安排各成长要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在我们来探索这个过程。
作为一个过来人,如果仔细反思一下,我们大都没有先知先觉,没有感知未来的能力。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的过失和遗憾,如何在孩子身上加以避免,你可能没有充分考虑,或没考虑周全。如何不让孩子重犯我们的错误,现在我们也要考虑。
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忧孩子的前途,与我们平时的努力并不矛盾,这也是需要进一步阐明的问题。即便你或孩子尽力了,如未能取得那么理想的成绩,也不要一味责怪孩子,因为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或者说,展现在眼前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努力容易看到,而背后的许多事情,如方法、艺术却需要一番考究。这仅靠努力还不够,还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一个始终遵循的教育体系,这就是我想与你接下来探讨的主要问题。
P2-3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一位教师的来信
给家长的一封信
对孩子的期望
爱的艺术
榜样
燃烧激情
败给女人
直面诱惑
知识激增的年代
自我塑造
把孩子托付给学校
第二章 成长路上
关于学力
从自理开始
关于动手能力
关于语言的学习
关于劳动
关于“玩”
在陪伴中成长
年龄与学习力
木桶理论
优秀儿童
挽救越学越傻的孩子
第三章 对决
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一不是最重要的
盖世武功
关于成长环境
关于制作
提分有玄机
互助教学法
愉快教育与棍棒教育
运动技能与艺术
关于音乐的学习
足球情深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