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温度:班主任工作智慧三十六计》:
(三)兵法谋略“暗渡陈仓”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案例
教育案例A
发现班干部不称职
民主选举换班干部
我班的班风总是振作不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观察,我发现问题源于班干部的影响力不够,换了几个班干部,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有好几位同学工作能力强,有做班干部的经验,但我却没有用上他们。
体育委员小陈同学,他的组织能力远远比不上小张同学。平时小陈同学组织不了体育活动,喜欢打篮球的同学都围着小张同学转,喜欢踢足球的同学也围着小张同学转,同学们都听小张的。小陈同学已经觉得没有意思了,偷偷地向我递交了辞职书。
班长小胡同学,学习很勤奋,学习上也愿意帮助大家,但是在其他方面缺乏号召力和影响力,也没有什么组织能力,我任命他为班长后,他滋生优越感,逐渐失去其骨干作用,劳动也不积极参加,轮到他擦黑板时,他总是忘记。我想小胡同学不能再做班长了,他只能成为同学们学习上的好榜样。他也找到我,说自己只想抓好学习,没有精力做班干工作,希望老师另找合适的人。
这些班干部明显不称职,但如果同意他们辞职,他们的自信心肯定会受到打击。我又很难找到别的同学来做班干部,因为他们都会害怕会像前任班干部那样“失败”。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家觉得旧的班干部是被“炒鱿鱼”的,而新班干部又是班主任提前物色好任命的。
任命形式已经被我否定了,我想到了要改变方式方法——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进行“班干部竞争上岗”。
于是,我在班上首先肯定了原来的班干部的成绩,然后说明我们为了让全班同学都提高竞争意识,并在竞争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班要搞一次“班干部竞争上岗”活动。
先由我和原来的班干部组成“班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小组,然后由大家投票选举班干部候选人,再安排班干部候选人在班上进行竞争演讲,最后由“班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小组正式任命。
结果最有口才的小周同学被任命为团支书,负责全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组织能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小张同学被任命为班长……
就这样,新旧班干部的替换实现了很自然的过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要把班风抓好,先要培养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助手,班主任要依靠他们,大胆地起用他们,使他们积极地协助自己开展工作。因此对班干部既要大胆起用,又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能力,而提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此,班主任应随时观察他们的表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特别要帮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全体同学服务的思想。
班干部要有群众观点、民主作风,就是既能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又能开展自我批评。班干部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反之,班干部就会脱离群众,班集体离心力增大,以致成为一个涣散的集体。因此班主任应着力培养班干部形成严于律己和发扬民主的思想作风。
班主任要根据各学生干部的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要根据学生干部个人、不同学段、不同班级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培养方法。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统一要求学生干部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班主任如果不根据班干部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教育,就很难收到实效,培养班干部的目的就会落空;若不按班干部的基本标准要求他们,无一定目标,就会造成培养干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可能培养出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进而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班主任把自己花在管理班级上的力气转移到培养学生干部身上,这是付出少收获多的工作。
魏书生语:“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本案例中,班主任针对原班干部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在充分物色新班干部人选的基础上,组织了“班干部竞争上岗”活动,实现新旧班干部的自然过渡,实现了班风的良好转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