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赋能贵州高校红色育人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的红色文化资源,也以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为使命,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因素,都直接反映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并作为精神武器来维护和巩固这个特定阶级的统治。
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承性、超越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红色文化不是空中楼阁,民族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源头,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是红色文化产生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时间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所包含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红色文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红色文化一脉相承。从内容来看,在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的建设文化、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同样是继承创新与超越的辩证关系。从具体形态来看,革命根据地、边区、解放区等红色区域创作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红色样板戏,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题创造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剧、戏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航天精神为题材创作的影视剧等也体现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道德示范功能。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既涵括绵延五千年的民族传统美德、伦理观念,又包括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红色文化资源的道德示范功能体现在:其一,红色文化资源所实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追求,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能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其二,红色文化资源所坚持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判断,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能为我们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其三,红色文化资源所弘扬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道德风尚,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风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都将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育教学功能。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主旋律教育和主渠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外在表现来看,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生动具体、直观形象、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可以获得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感染与熏陶。第二,从内在内容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蕴含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热情。学者朱小理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发挥主要通过六条路径,一是建立公祭制度,二是实行群体感化,三是开发红色网络,四是发展红色旅游,五是举办红歌会,六是改编“红色经典”;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四条路径,一是营造红色教学环境,二是建设红色教学基地,三是编纂红色教材,四是开发红色课件。他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做了很好的阐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