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00     定价 ¥ 60.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0123835
  • 作      者:
    唐国平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唐国平,江西南昌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为南昌大学教授,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并冈山精神研究会、汪西省近现代史学会、江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医史学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一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
精彩书摘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识
  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更要着力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青年学生要有民族担当,时不我待,刻苦学习,积累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走过了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现在我们国家国泰民安、欣欣向荣,青年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免心生安逸,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在高校弘扬井冈山精神,让大学生用心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即使面对缺衣少粮的艰难困局,面对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面对反动派疯狂地会剿,革命先烈都能够从容不迫、艰苦奋斗,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以此激发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进而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息息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弘扬井冈山精神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井冈山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依靠其拥有的旺盛生命力,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直到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华民族正飞驰在追寻中国梦的道路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必须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井冈山精神这一红色基因,大力传承井冈山精神,用井冈山精神来武装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坚守理想信念、不骄不躁、脚踏实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抵御周围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唯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时俱进,做时代的佼佼者。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始终牢记井冈山精神,不但要将其内化于心,更要以井冈山精神为行动标尺,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外化于行,真正凝聚起理想信仰坚定、爱国意识饱满、奋斗意识充沛的磅礴力量。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可能性
  精神的力量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条件存在,它就会发挥作用。而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那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有没有继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的可能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尽管现实条件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井冈山精神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仍然存在。
  1.艰苦的环境是井冈山精神形成和发扬的背景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但精神又具有能动性,精神生产是从人的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既取决于物质生产过程,又不完全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因此,从总体来看,一个民族的物质生产水平越高、生活越富裕,其民族精神应该越振奋、越高昂。但万事都有例外,在中外发展的历史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先进的物质生产水平和富裕的物质生活非但没有产生昂扬的民族精神,使民族走向更加先进,相反却滋长了奢靡之风、自大之风、不思进取之风,结果造成民族的衰退甚至灾难;而物质生产水平落后的民族反而绝地逢生,被求生、求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以至于后来居上,兴旺发达。这恰恰表明了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既同物质生产有联系,又同物质生产有区别,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具有不平衡的关系,二者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因此,物质条件优越的民族其民族精神不一定振奋,物质条件不那么优越的民族其民族精神不一定不振奋。井冈山斗争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一方面,敌强我弱,根据地军民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另一方面,物质极度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锤炼了井冈山军民吃苦耐劳、勇于创造、勇于牺牲的革命意志,从而孕育出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艰苦的客观环境。一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毕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国内外还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比如2020年就遭遇了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的袭击,我们丝毫没有理由懈怠,还要有长期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目前形势下,由于西方一些腐朽思想的渗透,传统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有些大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社会风气复杂多变,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果说井冈山精神是在当年艰苦的环境下诞生的,而今天这种逼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同样会造就人,会激发广大学生的斗志和潜能。因此,我们相信:大学生必能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伟大事业中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辉煌。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井冈山精神形成和发扬的主导因素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井冈山上聚集了一大批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们是军事家、战略家,善于在战略上思考全局性的大事,又在战术上着手解决根据地发展的具体问题。他们既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熟悉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熟悉井冈山军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所思所想,善于从井冈山革命的实际出发,抓住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红色政权的主要矛盾,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他们在领导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胆略、领导艺术、求实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既对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又为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增添了光彩。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井冈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1

二、井冈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7

第一章井冈山革命

第一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2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19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21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曲折发展时期23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时期24

第二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29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29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治斗争36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斗争46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就54

第二章井冈山精神

第一节历代领导人谈井冈山精神59

一、谈井冈山精神60

二、谈井冈山精神61

三、谈井冈山精神61

四、谈井冈山精神62

五、谈井冈山精神64

第二节井冈山精神的内涵65

一、坚定执着追理想66

二、实事求是闯新路68

三、艰苦奋斗攻难关76

四、依靠群众求胜利83

第三节井冈山精神的继承性和发展性88

一、井冈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89

二、井冈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92

第三章坚定执着追理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在大学生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94

一、理想信念95

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99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101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因素103

五、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106

第二节坚定执着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08

一、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多重视角109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118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122

第四章实事求是闯新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强化大学生的实事求是思想教育130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130

二、大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132

三、大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坚持135

第二节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教育137

一、创新概述137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142

第三节实事求是地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51

一、观念创新152

二、内容创新153

三、理论创新154

四、方法创新155

五、管理创新157

六、思路创新158

第五章艰苦奋斗攻难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在大学生中强化艰苦奋斗精神教育159

一、艰苦奋斗概述160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165

第二节艰苦奋斗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7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73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78

第六章依靠群众求胜利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及中国化成果189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189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成果190

第二节在大学生中强化依靠群众的思想教育194

一、依靠群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195

二、群众路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2

三、加强大学生的群众路线教育211

第三节依靠群众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14

一、加强群众性校园文化建设215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知识理论体系建设217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应用219

结束语

一、多种形式运用井冈山精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223

二、多种载体运用井冈山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23

三、多种机制运用井冈山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224

参考文献225

后记22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