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目的是让大脑操控产生适应性行为,为达成有用与节能的双重功能,脑并不是精准的认知环境,认知模型的有用性远远比精确性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关于事物的知识在大脑中是以分布式网络的形式表征的。信息通过感知系统进入大脑,按照形态、颜色、空间位置、声音、气味、运动等不同的属性特征进行分解,并由不同的脑区进行处理,表征这些不同特征的分布在大脑各个区域的所有局部神经网络所构成的分布式神经网络表征了对应的事物知识。
思维能力可以在不同任务间进行迁移,这就是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传授重要的根本原因,能力一旦训练形成,就为终身学习和问题解决提供了有力工具,而在后脑功能区表征的知识不具有这种迁移性,需要终其一生进行学习。所以,现代教育认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要培养学生形成更具价值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事物本身并不具有情感特征,因为大脑预测机制的存在,使事物对身体能量预算产生影响,当预测能量需求严重超支、负担过重时,就会产生糟糕的感觉,感受到消极情感。美味的食物会给我们带来能量,美妙音乐、朋友的友好使我们放松,减少能量消耗,产生愉悦美好的情感。
现代文明社会许多事物产生比较晚,基因无法进行先天预置,这些事物激起的情绪都是后天大脑在实践中将事物与特定情绪建立的关联,受信仰、文化以及情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