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蜥的“三件宝”
角蜥长相很奇特,甚至有点丑陋。它长期生活在沙漠里,喜欢像蟾蜍那样蹲守着,潜伏着,在沙漠的掩护下,凭借祖传的“三件宝”,幸运地躲过一些天敌的“猎杀之灾”。想一想,角蜥究竟有哪三件宝呢?
角蜥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长着角的蜥蜴”。角蜥体长大约7.5~12.5厘米,浑身披甲,长满了刺状的鳞片。它拥有三件防御敌害的法宝,所以能够在沙漠地区生存下来。
角蜥的第一件法宝,是天然的保护色,以及“拟态”的本领。拟态就是生物借助身体的形态、斑纹、颜色等,模拟其他生物或周围的环境,以伪装自身,使自己免受侵害。由于角蜥的体色与沙漠环境的色调一模一样,身体上的棘刺看上去也很像植物的枯棘,很难被那些凶猛的大型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发现,因而遭到敌害的概率就大大地减少。
角蜥的第二件法宝是覆盖全身的鳞片。这些又尖又硬的鳞片,每一片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是角蜥重要的防御武器。当凶猛的响尾蛇向角蜥冲过来,咬住它的头部,企图一口将它吞下肚里的时候,角蜥脖子上的匕首状鳞片就会刺穿响尾蛇的喉部。这时候,凶猛的响尾蛇会感到极度疼痛和恐惧,想吐出嘴里的角蜥却又做不到,因为鳞片呈倒钩状剌入,越吐就扎得越深,疼得越厉害。最后,响尾蛇常常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角蜥第三件自卫的法宝更奇特,常常要到十分危急、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才会施展出来,那就是“喷血”。一些猛兽十分狡猾,它们似乎知道角蜥身上匕首状鳞片的厉害,于是先不用嘴巴咬,而是用脚爪撕踏角蜥,企图把角蜥弄死后再吃掉。当角蜥发现敌害来临,自己一时又无法脱身,便朝着敌害大口地吸气,身体立即快速膨胀,刹那间,一股鲜红的血像一束水弹,从角蜥的眼睛里向敌害喷射而去,射程有1米至2米远,令敌害惊慌失措……角蜥却乘机逃之夭夭。
关于角蜥“喷血”这一怪现象,生物学家曾做过认真研究,终于发现“喷血”的奥秘。原来,角蜥惊恐时,脑血管的血压升高,造成眼角膜破裂,鲜血便喷射出来。但这只是脑血管中的局部高血压,不会危及角蜥的生命。角蜥危急关头“喷血”自救,在动物界实属少见。
“角蜥三件宝,一样不能少。”这句话是对角蜥生活的真实写照。
角蜥身上的短棱角,还有一种奇妙的作用,那就是蓄水。在沙漠里,角蜥一旦找到了水源,就把头部往水里浸,水经过棱角上的小刺渗进了嘴角边的一个小囊里储存起来。遇到天旱缺水,角蜥只要轻轻地动一下颌部,或者收缩一下它的下颌,水就从小囊里冒了出来。
角蜥如果发现敌害来临,便左右晃动身体,迅速地钻进沙土里。开始是头部向下钻,然后摇动尾巴,使全身都钻进去。等敌害已经走远,它再从沙土中爬出来。
这种本领不仅可以帮助它对付敌害,还能够迷惑猎物——它只要待在一处不动,就可以“坐等食物上门”,将那些丧失警惕的猎物大口吞食。
P2-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