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0.00     定价 ¥ 36.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2371458
  • 出 版 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一、共同安全理念的科学内涵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中心是欧洲。1982年,“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率先提出“共同安全”的概念,认为持久的安全只有在全体国家能够共享安全的时候才能实现。此后,西方国家对共同安全的内涵有所发展,如欧洲学者提出复合安全共同体,但是始终难以超越霸权和平等传统思维定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共同安全理念,顺应了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潮流。冷战结束以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倡议摒弃旧式安全观,摆脱零和博弈思维,消除“以邻为壑”和消极对抗的安全意识,建立与时代前进方向相符的新型安全框架。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指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54页)共同安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明确传达了中国制定对外安全政策和处理国际安全问题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共同安全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所谓共同,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共同意味着安全是双向的,自己安全也要保证其他国家安全。本国安全而他国不安全,显然不符合共同安全的本意。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实力强弱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各异、利益诉求存在差别,但都是平等的成员,在安全互动中都是利益攸关方,是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关系。
  (一)安全应该是普遍的
  坚持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不同国家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利益交融、安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而不同”是中国古训,“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中国人的存世之道。共同安全就是确保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国家一律平等,尊重相互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兼顾各自的安全利益和安全诉求。倡导和坚持共同安全既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之路,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之潮流。气候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核扩散、难民潮、传染病、网络攻击等问题,都不是某一个国家单独面临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普遍参与。世界各国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实现普遍安全。
  实现普遍的安全,就要确保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免于战争、贫困和流离失所的状况,使所有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国家都享有独立自主的安全地位。同时,也要消除把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的安全模式。实现这样的安全目标,固然需要国际社会改变观念,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具有普遍性的国际安全机制。只有这样,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才能普遍享有安全的权利,并通过履行相应的责任实现共同安全。
  (二)安全应该是平等的
  安全的平等性,其含义是各国作为独立平等的主权行为体,都享有平等地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平等意味着在安全问题上所有国家都应依据权利而不是权力行事。国家谋求安全没有大小和强弱的等级之分,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负有相应的义务。每个国家都有参与地区、全球安全事务的权利,也负有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的义务与责任。在现实主义的政治观念中,小国安全利益往往成为大国交易的对象,或被少数大国以维护自身安全为借口任意牺牲。坚决反对大国垄断的霸权主义,抵制借助实力主导安全决议的强权政治,更不容许对小国、弱国安全利益的漠视与排除。简言之,应赋予每个国家平等的安全地位。
  (三)安全应该是包容的
  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应该转化为促进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每个国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各不相同,意识形态互有差异,这是国际社会的一种客观现实。包容的安全理念体现了承认现实的精神,是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的务实观念。
  实现共同安全的理念,要求国家之间的差异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各国选择的与其国情相符的发展道路。处理国际事务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不应干涉别国内政,不应强求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同质化。歧视性待遇和区别处理会伤害有关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形成国家间交往和沟通的障碍,不利于互信机制的建立,并且可能造成相互疏离甚至对抗。共同安全所体现的包容性,提倡尊重多样性,提倡各方相互理解,提倡妥善处理和照顾不同的利益关切和诉求,力求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
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二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内涵
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体现时代变化与中国发展新要求
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鲜明特色
第二节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
二、国家安全工作以保证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为首要任务
三、切实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第三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一、正确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国家利益至上的本质和表现
三、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使命
四、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第四节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一、国家安全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保障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做好国家安全工作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第五节 坚持共同安全
一、共同安全理念的科学内涵
二、坚持共同安全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
三、推进国际安全合作需要有关各方相向而行
第六节 坚持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
二、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第三童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基础
二、国家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一、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首次正式提出
第三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第四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成果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特色
……

第四章 维护重点领域安全
第五章 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