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集:如歌》:
印象
上幼儿园时,他常来接我放学,路不远,穿过一条街就到了。可那时,我还太小,很贪玩,走路喜欢蹦蹦跳跳,一会儿挣脱他的手,绕着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又跑到小吃摊,买这买那,一刻不停地闹腾。这时,他便会皱着眉头,板着脸,生气地看着我,我只好乖乖地被他紧紧牵着手,然后一起走。
读二年级时,我的年龄不算大也不算小,可他还是放心不下。就算我已经跟他说过很多次,路这么近,放学后我自己可以回去的。他却说现在车子太多,骗子也太多,非要来接我。那时,我不再像少儿那样贪玩,有意识地牵着他的手,使他不用那么费力地拽着我。不过,我慢慢长大了,他也慢慢变老了,脸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深深浅浅的皱纹,头发变白了,手也更加粗糙了。他背着我的书包,步伐有些迟缓,背微微有点驼。那时,我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晃到了四年级,很多同学从三年级开始就自己去学校、自己回家,我也想尝试自己回家。但不知为何,他还继续来接我。我常常担心自己成为同学们的笑柄。有时,当我听到同学们在背后窃窃私语,甚至发出阵阵怪笑声时,我总觉得他们是在嘲笑我,于是我的脸一直红到脖子根。终于,有一天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下次你不用来接我了。他听后,默默地叹了口气,踏着随风飘落的枯叶走了。我发现。他的步履有些蹒跚,背比以前更驼了。从那以后,他就不再来学校接我了,但每次我快走到家门口,老远就能看到他在门口张望。
现在,他已经很老了,大部分时间住在乡下老家。偶尔,他会带着自己种的蔬菜来杭州看我。每当放学,在校门口看到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来接他们放学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我的外公。
黄雨晨/文,五年级
清明忆爷爷
一直以为,清明,只是一个节日,一个传统的祭奠亲人的日子。那天,通常是下雨的,那是思念的泪水,是诉不尽的感伤;还有那金黄色的油菜花,茂盛而美丽。但于我而言,似乎很遥远。直到去年,才意识到清明节离我那么近,触手可及,近到可以闻到它的气息!因为就在那一天,我亲爱的爷爷,著名美术教育家、兰竹国画大家卢坤峰永远离开了我。他去了那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竹林,挥亳泼墨……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曾经这样描写清明节时的心情:“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席上看君,竹清松瘦……”我捧着爷爷的照片,照片里他面容清瘦,嘴角流露着坚毅,但我却分明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慈祥和宠溺,仿佛听到他带着浓浓的山东口音说:“嗯,我的孙女是个大美女!”泪,就这么不由自主地滑下,就像那清明节凄凉的雨。
爷爷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就被要求抄写药方,还要画出草药的模板。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艺术的兴趣远远大于做一个郎中,于是拒绝学医。为此,他常被太爷爷责备。后来,太爷爷去世,家境越发贫寒了,可爷爷依然一有空就跑进家后院的竹林,仔细观察,用心描绘。爷爷说,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一定要画出家乡的美景。在这样静谧且茂密的竹林里,他可以听到竹叶在唱歌,看到竹枝在跳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