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0.00     定价 ¥ 50.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3103772
  • 作      者:
    刘悦淼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精彩书摘
  1.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紧密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有效教学行为”的训练,重视“有效教师”的培养,提高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是在后者包含前者、吸纳前者的基础上螺旋扩展的过程,其不同阶段重点关注的教育内容彼此之间不是对立排斥关系,而是融合拓展关系。从Freeman所描述的第二语言教师教育领域螺旋扩展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仍然是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核心部分,因此,它们也必然是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教学技能,教师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否则只能是空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中,还应做到二者的平衡学习,坚持两条腿走路。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永远上不了层次;只重视知识传授而缺少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人将不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偏重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知识和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即方案中的知识类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并重,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也要知识和方法并重”。另外,今后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应该避免无的放矢,而应紧密结合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在面对真实课堂教学时才不会出现“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窘境。因此,在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时,应该加强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行为”和“有效教学方法”的训练,着力培养能够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能”的国际汉语教师。
  2.重视教师的认知发展与专业发展,并对其教师身份建构和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充分的关注。推动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认知发展、身份建构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在因素。语言教师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教师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他们持续自身的发展。孙德坤认为“教师培训和师资教育具有对受训者和准备入职的教师提供教学准备以便他们顺利进入职场的功能,因此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阶段。但是在'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发展的元素都应该有机地结合进去,从而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以便使他们能从容面对不同的环境,解决特定的问题。”王添淼也论述了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反思的意识”的重要意义,阐释了反思的内涵,讨论了反思性实践与国际汉语教学的契合性,提出从“技术理性”到“反思理性”的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型,并探究了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国际汉语教师的成长路径。因此,语言教师教育应帮助教师发展认知技能,鼓励和引导教师反思他们的核心教学理念。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核心理念及其成因有助于从认知层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性,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譬如,提供教学范例(课堂教学录音或录像、教学实习、书面教学报告等),或者录制自己的课堂实习(教学)实况,帮助教师分析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和信念体系,分析他们是怎样识别和确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运用自己的经验、信念和教学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应该鼓励学习者参与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讨论他们的教学实践与其知识结构的关系,提升对教学的理性认识。
  在强调教师认知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身份建构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身份认知和建构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的前提。教师的身份建构或者身份认同的过程是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何以属于这个群体”等根本问题的过程,是试图将“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有机统一起来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内在的深度改变和个体发展的核心问题,“唯有得到教师内在的身份认同,教师个体的生命发展才能得到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实现”。我们也要关注现职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教师学习者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激发学习者对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的热爱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创造宽松、积极向上、良性互动的教学环境,通过专家教师典范的引导帮助学习者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关注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国际汉语教师创造奋发有为、学有所用的大环境。
  3.重视教学环境和实践知识在国际汉语教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当前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的普遍倾向是给学习者传授有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可以适用于普遍情境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这些知识常常被过度简化、去情境化,被划分成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并通过比较被动的教学方法,例如,阅读、讲授、测试和期末论文等进行传授。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与课堂教学实际缺少联系。“如果教师从他们的教育项目中获得的知识,不在他们自己的学习或教学经历的相似情景中进行考察,如果知识不是被置于它们使用的社会情境中,如果知识不能明显地互相联系,如果教师几乎没有机会用情境化的阐释方式使用那些知识,那么理论将会脱离实践。”因此,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国际汉语教师教育首先要突出实践和实践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重视把理论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在重铸国际汉语教师的知识基础和采取多种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来促进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育概述
第一节 跨文化研究概况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及文化观念转型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体系构建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学习者因素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学习者个体因素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学习者语言文化背景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因素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教师素质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教师行为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培养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心理基础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心理感知与理解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记忆技巧
第四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学习者心理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设计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设计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设计环节与内容

第六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方法

第七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资源与评估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资源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评估

第八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语音教学
第一节 同音字
第二节 多音字

第九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知识教学
第一节 汉语词义教学
第二节 汉语同音词、同义词以及反义词教学
第三节 汉语用词中的常见错误
第四节 汉语词组教学

第十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语法知识教学
第一节 分析字形教学法
第二节 比较字义教学法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文化沟通
第一节 外国留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解读
第二节 孔子学院的文化考量

第十二章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汉语表扬语的跨文化语用策略
第二节 汉语鼓励语的跨文化语用策略
第三节 汉语“语用否定”的跨文化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