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传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晶莹闪亮的一颗明珠。她们是玉皇大帝的七个女儿,美丽、善良,忠于爱情,同情弱小,向往人间,留下了凄美的爱情传说,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而本文中的“七仙女”,则是生活在我们人世间美丽的“仙女”,她们有着飒爽的英姿、姣好的面容、如水的柔情,也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纯洁高尚的情怀。她们赴汤蹈火,救死扶伤,无私无畏,一往无前,在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铁血征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和一段段缠绵美好的爱情佳话……
一、她们是大别山的女儿
横亘于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郁郁葱葱,茫茫苍苍,流泉飞瀑,巍峨壮丽,她是鄂豫皖苏区的发祥地,也是红军的母亲山和红色革命的摇篮。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队伍中有七名红军医院女护士,正好组成一个班。因为数字的巧合,故有“七仙女”之称。
“七仙女”班的成员是:班长曾纪兰,副班长田希兰,护士张桂香、曹宗凯、戴觉敏、周少兰、余国清。她们都是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穷人家的孩子,是大别山的女儿。她们的妙龄少女时代,各自都有一页鲜红的追求革命的履历,在红军长征途中,又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在苦难的旧中国,女性受“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压迫,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十分艰难。当年流传在大别山地区的《妇女解放歌》《妇女闹革命》《妇女诉苦歌》,就是女性生活的写照。 妇女解放歌
世上问题多,顶多是什么?
男女婚姻头一个,听我仔细说。
婚姻在从前,父母来包办,
男子面貌和生年,女的不能管。
婚姻一订下,无有什么话,
不论瘸子和眼瞎,硬要女嫁他。
爹娘包办婚,害杀多少人,
不是跳河就投井,说来多伤心。
现在天露光,出了共产党,
婚姻自己做主张,妇女得解放。
妇女闹革命
一更出厨房,心中自思量,
往年礼教太不良,女子受冤枉。
从小就缠足,一生难出头,
三从四德真残酷,生在黑地狱。
小脚行路难,遇事有麻烦,
想找别人帮助点,只有受白眼。
三更进小房,坐在踏板上,
无言无语脱衣裳,眼泪肚里装。
心中细思量,如今不一样,
太阳照在我头上,妇女得解放。
妇女诉苦歌
叫声妇女们,仔细听分明。
旧社会数千年到如今,妇女们不当人,实在不平等。
任人欺,任人打,任人卖成银。妇女的苦处似海深。
叫声妇女们,穷苦的姐妹们。
旧社会礼数害人精,讲三从讲四德,实在捆死人。
又钻耳又裹脚,失掉人的形,把人当成怪妖精。
歌声如泣如诉,又悲又叹,反映了妇女渴望自由解放的呼声。“七仙女”中的周少兰、张桂香、曹宗凯,似乎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不是被迫裹小脚,就是要被卖给他人当丫鬟、做童养媳、做小妾,受尽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她们不甘屈服于命运,在共产党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向吃人的旧社会发起了奋勇的抗争,努力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周少兰,1917年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今六安市),由于家境贫穷,10岁就被送到一家姓沈的大户人家做童养媳,受尽欺辱。她14岁参加了革命,15岁光荣地加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坎坷的生活经历,养成了她倔强不屈的性格。她皮肤白净,长相柔美,虽然身材瘦小,但心直口快,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就像一个红亮亮的小辣椒,可爱而又勇敢。1932年10月,周少兰加人红军,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在枪林弹雨中不断成长。
张桂香,河南省光山县林家冲人,参加长征时二十三四岁。张桂香被迫从小就缠脚,还被卖给地主当丫鬟,受尽了虐待和折磨。16岁那年,她奋起参加革命,从事妇女工作。1933年冬,她由地方转到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在光山东区一带打游击。在艰苦的斗争中她与游击总司令戴季英相识相爱,并与之结成了一对“游击夫妻”。 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