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概论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概念 2
(一)经济学的定义 2
(二)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性 3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分歧 4
(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4
(二)常见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5
(三)经济学研究的分歧 7
第三节 简约经济史 7
(一)重商主义 8
(二)古典经济学 8
(三)新古典经济学 13
(四)新古典综合派 14
第四节 实训环节 14
第二章 经济与生活 17
第一节 “钱”的本质 20
(一)货币的发展历程 20
(二)货币的职能 22
第二节 “实惠”的经济内涵 24
(一)权衡取舍 25
(二)选择与机会成本 26
(三)选择与效用 27
第三节 揭秘一些商业“套路” 29
(一)搭售策略 29
(二)“积分卡”等“返利”模式 31
第四节 经济中的一些观念 32
(一)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32
(二)激励对人的行为引导 33
(三)经济与幸福指数 34
第五节 实训环节 35
第三章 消费和消费理论 38
第一节 效用及边际效用 39
(一)效用的概念 39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2
第二节 消费者均衡 46
(一)效用最大化 46
(二)消费者均衡及其现实意义 53
第三节 理性消费 57
(一)消费决策 57
(二)优化消费结构 60
(三)消费者剩余 62
第四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66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66
(二)不确定性与彩票 67
(三)期望 68
(四)面对风险的态度 68
(五)风险防范 71
第五节 实训环节 71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77
第一节 生产者与生产要素 78
(一)生产者的概念 78
(二)生产的基本要素 80
第二节 成本理论 82
(一)成本的含义 82
(二)成本函数 83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85
(一)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 85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86
(三)生产者均衡 89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90
(一)规模报酬 90
(二)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93
(三)适度规模的确定 95
第五节 实训环节 96
第五章 供求定理 99
第一节 需求 100
(一)需求的概念 100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01
(三)需求函数 103
(四)需求表 103
(五)需求曲线 104
(六)需求定理 106
(七)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08
第二节 供给 109
(一)供给的概念 109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10
(三)供给函数 112
(四)供给表 112
(五)供给曲线 112
(六)供给定理 113
(七)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14
第三节 均衡 115
(一)均衡价格 115
(二)均衡的变动 117
(三)均衡价格的应用 119
第四节 价格弹性 120
(一)需求价格弹性 120
(二)供给价格弹性 126
(三)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31
(四)预期价格弹性 133
第五节 实训环节 133
第六章 市场理论 137
第一节 浅谈要素市场 138
(一)劳动力市场 139
(二)资本市场 141
(三)土地市场 142
第二节 市场结构 143
(一)市场的概念 144
(二)市场结构的划分标准 144
(三)完全竞争市场 145
(四)完全垄断市场 151
(五)垄断竞争市场 156
(六)寡头垄断市场 158
第三节 市场失灵 160
(一)公共物品 160
(二)经济的外部性 164
(三)市场失灵的种类 166
(四)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与政府失灵 169
第四节 实训环节 172
第七章 宏观经济基础 175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 176
(一)GDP 176
(二)GDP的局限性 181
(三)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183
第二节 失业 186
(一)失业的含义与失业率 187
(二)失业的类型 187
第三节 通货膨胀 19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91
(二)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91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93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194
(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95
(六)通货紧缩 197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7
(一)总需求 197
(二)总供给 200
第五节 实训环节 20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207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政策 208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相互关系 209
(一)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209
(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相互关系 212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13
(一)货币的需求 214
(二)货币的供给 216
(三)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的工具 218
第四节 财政政策 225
(一)财政收入 225
(二)政府的财政政策 226
第五节 实训环节 23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