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总论
**章 政府会计概述
**节 政府会计体系
一、政府会计的概念
政府会计是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政府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其客体则是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结果。政府会计这一词汇在我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定义。在我国,政府会计以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财政资金分配领域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政府会计是反映和监督政府组织掌握与使用公共经济资源及其活动情况的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政府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公共经济资源使用效益。政府会计活动是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会计的特点
政府会计通常被称为非营利性会计,因为与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会计一般不计算盈亏,不进行成本核算。那么较之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会计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非营利性。政府会计的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其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因此常被称为非营利性组织会计。而企业则是以营利为目标,因此企业会计又被称为营利性组织会计。
(2)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企业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而政府会计通常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比如,在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不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通常使用收付实现制;还有一些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通常使用权责发生制。
(3)与财政预算管理相适应,主要核算预算收支和余超。政府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还应与预算管理相适应。政府会计主要核算预算收支和余超,且预算单位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4)公共性与财政性。政府会计的公共性体现在其主体属于公共部门,其核算目的、核算对象、核算依据等都存在一定的公共性;财政性则体现在政府会计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一定的资金领拨关系。
(5)社会性与公开性。社会性体现在政府会计是以社会效益为考核目标的管理活动,并且政府会计要向全体公民报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体现了很强的公开性。
三、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与分级
(一)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
会计按照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两大类。企业会计是营利性会计,其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中的企业经营资金的活动,其会计核算是以经营盈亏核算为中心。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图1-1)。本书主要侧重介绍政府会计中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将不再进行介绍。
1.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及国家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
(二)政府会计的分级
1.财政总预算会计分级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体系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两类。中央预算就是国家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总会计;地方预算则包括省、市、县、乡四级预算,中央预算与省、市、县、乡预算共同构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五级预算体系(图1-2)。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三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一级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行政单位,为一级会计单位。一级会计单位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
(2)二级会计单位。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为二级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也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3)基层会计单位。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视为基层会计单位(图1-3)。
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都应建立*立的单位预算,实行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具备*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账单位”管理。
3.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关系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联系紧密。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是同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总预算核拨的行政经费、事业经费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款项,是同级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
(2)财政预算拨款: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总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单位进行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应上缴财政的相关收入,要按照规定缴入国家金库;应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要按时纳入同级财政专户。
(3)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平时要向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编制月报、季报,年终要编制年报。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对各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月报、季报、年报进行审核,并据以编制预算执行月报、季报和财政决算报表。
(4)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和监督,执行本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检查意见。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关系见图1-4。
四、政府会计核算的任务
(1)核算、反映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确保预算收支计划的实施。政府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因此,从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政府会计具有核算、反映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任务,良好的预算工作能够确保预算收支计划的实施。
(2)监督、检查预算资金的使用及执行质量。政府会计的核算还具有监督的功能及任务。通过对预算执行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及质量。
五、政府会计的目标
政府会计目标是指会计主体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会计目标会影响到会计主体会计报表体系的设计,提供信息的范围和质量规范,进而影响到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等会计政策的选择。因此,它是会计的重要理论问题,许多国家把它列为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要问题。
1.基本目标
政府会计的基本目标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是谁;二是政府会计信息满足何种需求,即政府会计主要提供哪些信息。
(1)政府会计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债权人、审计机关和其他监督机关、社会公众、其他利益相关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