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企业战略构想
本篇为学习企业战略管理这门科学知识奠定理论基础,阐述其发展历程、明确其当前面临的挑战,确定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管理基础理论
学习目的
为战略分析、战略形态与选择、战略实施与变革的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任务
了解企业、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内涵,掌握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
内容提要
企业的内涵
企业战略的内涵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企业战略管理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层次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
战略管理学派
引言
老虎去捕猎,它先盯住一只狐狸紧追不舍,眼看就要擒获,在旁边灌木丛中发现了梅花鹿,老虎觉得梅花鹿比狐狸更美味,一转念就放弃了狐狸,转身追赶梅花鹿。梅花鹿健步如飞,一会儿工夫老虎就气喘吁吁,这时前方一只慌慌张张的小山羊吸引了它,老虎又心动了,心想这样没头没脑地追赶如此善跑的梅花鹿不值得,能先捉只山羊充饥也好,于是转向追赶小山羊。山羊的看家本领就是奔跑,追了一会儿老虎就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它的肚子已经饿了。这时,老虎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只野兔,又想着也许野兔的个儿小,捉起来容易些,它马上改变了目标,追起野兔来。机警的野兔三跳两跳的速度不亚于其他兽类,一转眼钻进了树洞,老虎只好干瞪着眼,再也找不到目标了,辛苦忙活了一阵,除了饥饿感加剧外,什么也没得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明确了目标,就要做好规划,努力奋斗而不轻易放弃,如果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终究将一事无成。。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1 企业
1.企业的内涵
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和社会进步为目的,依法成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经济法律责任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特征
(1)经济性:企业是从事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关的活动的组织。
(2)目的性: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营利和社会进步。
(3)独立性:企业的一切财产,包括企业获得的利润均属企业所有。企业对法人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股东控制。
(4)责任性:企业必须依法成立、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3)企业的类型
企业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的划分类型,本书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把企业按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针对大、中、小型企业的界定,国际相关研究中,至今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是依据企业规模的差异所得出的相对概念。
(1)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多由个人独立经营,因此企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能力。正如“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刘基《百战奇略 合战》),小型企业的实力相对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兵力,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的经营。因此,小型企业多实行集中化战略。
(2)中型企业:从规模上看,中型企业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经过谋生存的创业阶段而正向求发展的扩张阶段转型,因而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从特点上看,与小型企业相比,中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而缺乏灵活性;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型企业具有一定的灵活优势却又缺乏规模优势。因此,中型企业要做到“避人之长,攻人之短;见己之所长,蔽己之所短。”(李筌《太白阴经 人谋上 数有探心篇》),在现阶段应当选择差异化战略或以差异化战略为主导的战略组合,从而获得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
(3)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经营能力强、对外联系广、辐射能力强,容易开展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的能力强,但是相较于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大型企业适宜采取多元化战略,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许多知名的世界大企业都通过实施这种战略而成为巨头。
2.企业运营
企业运营是指把人员、设备、资金、材料、信息、时间等有限资源,合理地组织起来,*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以求达到某些经营性目标。企业运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企业的角色定位,也就是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二是企业的业务范围;三是企业实现价值的方法。根据企业运营的内涵,可以将企业运营模式按照以下三种依据进行划分。
1)企业运营模式根据在供应链的位置分类
(1)生产代工型运营模式。在供应链里处于中下游供应商的位置,根据客户的信息,为其加工产品,产品销售及设计与其并不多做关联(涉及产量或效率的技术改进时可能会与设计有关联)。
(2)设计+销售型运营模式。与生产代工型运营模式刚刚相反,企业不涉足生产制造业务,只做设计和销售。
(3)生产+销售型运营模式。这种类型运营模式的生产企业较为普遍,企业涉足供应链的后两个节点,即生产制造和销售,大部分是因为人才专业上的劣势或其他原因,企业并不涉及商品的设计。
(4)设计+生产+销售型运营模式。企业在供应链上占有商品设计、生产、销售节点,这种类型的运营模式需要企业自身有新产品研发能力。
(5)信息服务类型的运营模式。信息服务类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咨询公司,该类型企业并不涉足制造领域,但又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企业运营模式根据业务范围分类
(1)单一化运营模式。单一化运营即所谓的专业化运营,是指企业只在单类或单个产品领域进行设计、生产制造或市场销售,企业的业务范围相对单一。
(2)多元化运营模式。多元化运营模式又分为三种:集中化多元运营、横向多元化运营、混合多元化运营。集中化多元运营是指将一些新增加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一同集中运营;横向多元化运营是指向现有的用户提供新的与原有的业务并不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混合多元化运营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的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其新增的产品或服务所面向的对象即客户可以是原有客户,也可以是新拓展客户。
3)企业运营模式根据企业实现价值的方式分类
(1)成本领先模式。成本领先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大化自身的资源优势,保证自身在行业内保持成本领先。
(2)差异化模式。差异化模式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独树一帜,其特色足以令其产品增值。
(3)目标集聚模式。目标集聚模式是指通过聚焦特定的用户群体或某一空间区域,使企业在行业中很小的范围内建立特有的优势。
3.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含义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论语 卫灵公篇》)。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立足之道、经营之道和发展之道,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为广大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组织制度以及物质形态的总和。
2)企业文化的要素
(1)企业环境:公司经营环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2)价值观:企业的基本思想和信念。
(3)英雄人物:是价值观的人格化并集中体现了组织的力量。
(4)礼节和仪式:企业的惯例和行为模式。
(5)文化网络:组织内部重要的(但非正式的)联系手段。
小栏目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1.企业概况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
2.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和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的总承包;上述项目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的分项承包;土木工程专用机械设备、器材、构件、车辆和钢梁、钢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的研制、生产、维修、销售;房地产开发、经营;进出口业务;汽车(含小轿车)销售;电子产品及通信信号设备、交电、建筑五金、水暖器材、日用百货的销售。
3.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价值理念是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保护高原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和水资源环境、垃圾处理、防治水土流失等。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