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过程与方法》由陈磊担任主编,邓小朱、刘英杰、何忠义、蒋翠珍担任副主编,李云、徐寅伍也参加了本书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专家学者对创新创业的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全面阐述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操作务实与案例分析,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
创新环境的优化原则
创新环境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动态变化着的系统,创新环境的优化必须考虑到各方因素,从而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整体原则
创新环境是一个系统,包括宏观外环境、微观外环境和内环境三个子系统。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整体,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创新环境随着各系统、各要素的联系、变化而发生改变。由此可见,优化创新环境不可以单独对某一个子系统或几个要素进行优化,要以整体原则处理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关系,这样才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动态发展原则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动态平衡性。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开发的影响和作用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发展原则是我们在优化创新环境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根据系统变化发展的规律不断改进创新的环境因素,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理是系统论中的又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规律。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创新环境这个系统也不例外。任何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都是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愈复杂,发展的阶段和层次愈多,处于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亦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在优化处理某一层次的创新环境时,既要考虑该层次的特征,也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层次的制约和关联,并用层次分析、层次综合与层次管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优化创新环境只能从层次上改变,即哪一个层次上存在问题,就应改变哪一个层次。如果整个创新环境系统存在问题,则只能通过革命,重新创造新的环境。
(四)结构合理原则
任何系统的功能皆由系统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结构优化必然会改善系统的功能。正如最美丽的桥并不是靠多花钱建成的,桥梁的美是通过寻找结构的比例、平衡与和谐,趋向最合理的受力性能、最经济的结构和最方便的施工获得的。
(五)特殊性原则
创新环境优化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任务、要求进行,切不可一概而论,要求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不同领域的特殊性,如新药的开发与电影创作,管理创新与教育创新等社会各个领域所需要的创新环境截然不同。除了宏观和微观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外,内环境也各不相同,尤其要重视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智力因素等各自的特殊性。
第一章 创新创业基本认知
第一节 认识创新创业环境
第二节 了解创新创业政策
第三节 依托创新创业平台
第四节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第五节 控制创新创业风险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机会识别、评价与商业模式选择
第一节 创新创业机会来源
第二节 创新创业机会识别
第三节 创新创业机会评价
第四节 商业模式概念
第五节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第六节 商业模式类型与选择
第三章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构成要素及优势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的角色定位
第四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团队管理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的主要渠道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预测数据编制
第三节 融资方案选择
第四节 创业融资管理
第五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市场调查及风险管理
第一节 创新创业项目市场调查与营销方案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法规概述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风险规避方法
第四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保障与管理
第六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与学习实践
第一节 创新创业精神
第二节 从创意到专利
第三节 科技论文撰写
第七章 创办新企业及运营管理
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第二节 新企业开办前的准备
第三节 企业注册流程
第四节 大学生新创企业运营管理
第八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与“三大赛”介绍
第一节 编制商业计划书的要求与内容
第二节 商业计划书的功能与应用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三大赛”介绍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