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比安基科学童话精选/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典藏版)
0.00     定价 ¥ 2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2117480
  • 作      者:
    维塔利·比安基
  • 译      者:
    王汶
  • 出 版 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维塔利·比安基(1894—1959),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从小热爱动物和大自然,擅长用轻快的笔触、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来描写动植物生活,有“发现森林第一人”“森林哑语翻译者”的美誉。他从事创作30多年,代表作有《森林报》《少年哥伦布》等,作品深受少年朋友的喜爱。

王汶,资深翻译家,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翻译家协会第一届理事。1922年生于北京。1949年开始翻译工作,精通俄语、英语、日语。译文、译著众多,主要是科学文艺作品,部分译著曾被选入教科书。主要译作有《森林报》《少年哥伦布》《人类文明的故事》《人和自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虾在哪儿过冬
厨房的板凳上放着一只扁篮子,炉台上坐着一只锅,桌子上摆着一只大白盘子。篮子里是青虾,锅里是用莳萝和盐调过味的开水,盘子里什么也没有。
主妇走进来,开始干活儿。
头一件事,是把手伸进篮子,抓住一只青虾的背,把他拿了出来;
第二件事,是把一只虾扔在锅里,等他煮熟;
第三件事,是用勺子把变红了的虾捞出来,搁在盘子里。
就这样继续操作下去。
一、被抓住背拿出来的青虾,气鼓鼓地微动着须子,张开螯,抽动着尾巴;
二、虾在开水里浸过之后,不再动弹,颜色变红了;
三、红色的虾放在盘子里后,一动也不动地躺着,直冒蒸气。
一、二、三,一、二、三——篮子里的青虾越来越少;锅里的开水沸腾着,冒着泡翻开;白盘子里的一堆红色虾越堆越高。
一来二去,篮子里只剩下最后的一只虾。
一,主妇用手指头抓住这只虾的背,拎了出来。
这时候,饭厅里有人叫她。
“拿来了,拿来了!就剩一只了!”主妇回答,接着就搞颠倒了——二!——把青虾扔在盘子里,等了一会儿,然后用勺子从盘子里捞起一只红色的虾——三!——放在开水里。
红色虾不管是躺在热锅里,还是躺在凉盘子上,反正都一样。那只青色虾不想进热锅,也不愿意躺在盘子上。他最想去的地方,是虾过冬的地方。
因此,他不假思索地开始旅行:不停地往后退。
他碰到那一堆不动的红虾,就钻到他们底下去了。
主妇用莳萝把盘子点缀了一下,端上餐桌。
盛着红色虾又撒了绿莳萝的白盘子,显得很好看。虾很好吃。客人都很饿。主妇正忙。谁也没注意,青色虾从盘子里滚到了桌上,后退着钻到盘子下,后退着爬到桌子边。
桌子底下蹲着一只小猫,他等待着有谁从餐桌上扔点什么东西给他。
忽然——扑通!—— 一个生着须子的黑东西,掉在他面前。
小猫不认识这是虾,以为是一只大黑蟑螂,就用鼻子顶了他一下。
虾向后退去。
小猫用爪子碰碰他。
虾举起螯。
小猫觉得不值得跟他打交道,就转过身,用尾巴拂了他一下。
可是虾——啊呜!——用螯夹住了他的尾巴尖。
瞧瞧小猫怎么样了吧!——喵呜!——跳上了椅子。——喵呜!——从椅子跳上了桌子。——喵呜!——从桌子跳上了窗台。——喵呜!——蹦到院子里去了。
“抓住他,抓住他,他疯了!”客人们喊道。
但是小猫一阵旋风似的冲过院子,蹿上围墙,在花园里狂奔起来。花园里有个池塘。要不是虾张开螯、放开尾巴,小猫准会掉进池塘里。
小猫转过身,一步三跳地跑回家去了。
池塘很小,长满青草和水苔。池塘里居住着懒惰的大尾巴蝾螈(r€髇g yu€醤)、小鲫鱼和蜗牛。他们的生活很枯燥——千篇一律。蝾螈上上下下地游,小鲫鱼前前后后地游,蜗牛在草上爬——一天往上爬,一天往下爬。
突然,水激溅了一下,一个黑色的身子,冒着泡,降到池底。
立刻,水里居民都聚拢来看他:蝾螈游过来了,小鲫鱼赶过来了,蜗牛爬下来了。
说实话——也真有点看头儿:那个黑家伙浑身披着甲壳——从触须尖到尾巴尖。他的胸和背上,有带光泽的灰条纹。两只呆板不动的眼睛,生在两根细茎上,从坚硬的护眼甲下探出来。直直的长触须,像矛枪一样挺在前面。四双细腿像小叉,两把螯像两张牙齿锋利的大嘴。
池塘里的居民有生以来还都没看见过虾,因此都怀着好奇心,爬到他跟前。虾动弹一下,大家就吓一跳,躲开一些。虾举起一只前脚,用“小叉子”抓住自己的眼睛,拔长细茎,开始洗刷。
这个举动实在奇怪,因此大家又都聚拢来看,有一尾小鲫鱼甚至碰了碰他的触须。
一下子!——虾用螯夹住了他,糊涂的小鲫鱼断成了两截。
小鲫鱼们受了惊,向四面各自奔逃。饥饿的虾心安理得地吃了起来。
虾在池塘里定居下来。白天,他整天在淤泥里休息。夜晚呢,就到处游荡,用触须摸索着池底和青草,用螯捕捉爬得慢的蜗牛。
现在蝾螈和小鲫鱼都怕他,不让他走近身边。不过,有蜗牛吃,他已经很满意了:他把蜗牛连壳一起吃下去,这种食物使他身上的甲壳长得更坚实。
但是池塘里的水是污浊的,发出腐败气味。因此,他跟以前一样,老是想回到虾过冬的地方去。
一天晚上,下起雨来。雨下了一夜没停;早晨,池塘里的水上涨,溢出岸外。一股水流把虾托起,带出池塘,塞在一个树墩里;重新又托起,扔在一道水沟里。
虾非常高兴,伸直宽宽的尾巴,用它在水上一拍一拍地,就跟爬的时候一样,后退着游去了。
但是雨停后,沟变浅了,游水不方便,虾就爬着走起来。
他爬了很久。白天休息,夜晚赶路。头一道沟通第二道沟,第二道沟通第三道沟,第三道沟通第四道沟。他一个劲儿后退呀,后退呀,爬呀,爬呀——老也爬不到头儿,老也爬不出那一百道沟。
爬到第十天,他肚子饿极了,就钻到一棵隐木下等待着蜗牛从旁边爬过来,小鱼或者青蛙从旁边游过来。
他待在隐木下,忽听得扑通一声,一样重东西从岸上掉到沟里了。
虾看见:一只有胡子的大鼻面野兽,向他游了过来;这只野兽的脚掌很短,个儿有小猫那么大。
换一个时候,虾见了这样一只大兽,一定会吓一跳,会吓得向后退走,但是饥饿逼得紧,总得想法找点什么填肚子。
虾等这只野兽从身旁游过去后,用螯一下子夹住了他毛茸茸的粗尾巴!虾以为能够像使用剪刀似的把尾巴夹断。满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只野兽是河鼠,他一个挣身,虾就比小鸟还要轻快地从隐木下栽了出来。河鼠把尾巴向另一个方向一甩——咔嗒!——虾的螯断成了两半。
虾落到水底,躺着。河鼠呢,尾巴上带了他的螯,又往前游去了。应该谢谢河鼠,没有用可怕的牙齿把虾咬住:要不然连坚硬的甲壳也保护不了虾。
虾带着一只螫向前爬。
他找到一些藻类,吃了。后来虾掉进了淤泥。他把叉状的脚伸进淤泥,摸索起来。左后脚在淤泥里摸着一只软体虫,捉住了,然后从后往前,一只脚把软体虫递给另一只脚,就这样把软体虫送进嘴里。
虾吃了点东西,增加了点力气,又继续向前爬。
虾在沟里已经旅行了整整一个月,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非常不舒服,不舒服得再也爬不动了,他就开始用尾巴在岸旁挖沙子。他刚刚给自己在沙子里挖了个洞,身子就开始痉挛起来。
原来虾要蜕皮了。他背朝下跌倒了,尾巴一会儿伸开,一会儿缩起,触须抽动着。后来,他一下子挺直身子——甲壳便在肚子上裂开了,从甲壳下露出粉褐色的身体。这时,虾把尾巴使劲一抽,就从甲壳里钻了出来。带触须的死甲壳从小洞穴里掉了出去。这甲壳是空的,很轻。湍急的水流把它在沟底拖曳了一阵,然后扬卷起来带走了。
活的虾继续躺在黏土质的小洞穴里——现在他是那样的软弱,那样的毫无办法,甚至一只蜗牛,都可能用角捅他一个窟窿。
一天天过去了,他一直毫无动静地躺在那儿。他的身体渐渐变硬,又覆起一层坚实的甲壳。不过,现在甲壳已经不是黑色的,而是红褐色的了。
还有一个奇迹:被河鼠甩掉的那只螯,很快地重新长出来了。
虾从洞穴里爬出来,以新的力量动身了——到虾过冬的地方去。
这只有耐性的虾,从一条水沟爬进另一条水沟,从一条小河爬进另一条小河。他的甲壳一点一点变黑。白昼越变越短。阴雨连绵,水面上漂荡着轻捷的金黄色小筏子——从树上脱落下来的枯叶。一到夜里,水面就覆起一层脆而易碎的薄冰。
这条小河的水流入那一条小河,那一条小河的水又流入大河。
有耐性的虾在一条条小河里游着,最后,进了一条有黏土质河岸的大河。
在水下的陡峭河岸旁,有好几层小洞穴,那些小洞穴就像水边悬崖上的燕子窝一样。每个小洞穴里,都有一只虾向外张望,微动着触角,用螯威吓着。这是一个虾城。
旅行的虾大喜。他在岸旁找到一块空闲的地方,给自己挖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小洞穴,然后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就躺进去过冬,跟熊躺进熊穴里过冬一样。
也该这样做了——天在下雪,水也结冰了。
虾用自己的大螯堵住洞穴口——看谁敢去侵犯他!
虾就这样睡着了。
所有的虾都这样过冬。


展开
目录
第一次打猎 / 001
森林里的小房子 / 008
谁的嘴好 / 017
这是谁的脚 / 022
谁用什么唱歌 / 027
尾巴 / 031
猫头鹰 / 036
小蚂蚁历险记 / 040
小房子 / 050
虾在哪儿过冬 / 058
山雀的历书 / 067
橘黄颈子 / 102

后记 / 1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