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申小蚁寻访红色之旅,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跟随“申小蚁”,回顾峥嵘历史、重温红色记忆
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周公馆、龙华烈士陵园、《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一座座与党的建立、发展、壮大紧密相关的建筑,给上海这片土地留下了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一本回顾峥嵘历史、重温红色记忆的童书《申小蚁的红色寻访之旅》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本书出自一位年仅9岁的上海小学生——上海市天山第一小学学生黄雪润之手,她以天真、鲜活的体验式写作,带领读者回顾峥嵘历史、重温红色记忆。她又与小伙伴们一起绘画,让读者循着一张红色地图,“打卡”20处沪上红色场馆。日前,该书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由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题写书名。
创作的初衷是为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被疫情绊住的红色寻访之旅。
据黄雪润小朋友介绍,“小蚂蚁红色之旅”是天一小学的传统社会实践项目,每年寒暑假,天一小学的“小蚂蚁们”都会穿着校服、举着国旗,策划并实践自己的红色之旅,然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二年级寒假时,她却没法到红色基地参观。
为了弥补遗憾,父母给她找来了一些红色读物,如《上海的红色记忆》《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等,她还学会了在网络上浏览和搜索信息。一个念头由此在脑海中酝酿:不如将去过、见过的红色场馆描绘出来,将听过、读过的历史故事记录下来,以此带领小读者们更加真切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了解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有了这样的念头,黄雪润开始大胆创作,该书的创作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跟随《申小蚁的红色寻访之旅》,你可以看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中闪烁着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智慧而勇敢的光芒;你可以看见新渔阳里6号“外国语学社”中留下的一个个探求真理的脚印;你可以看见上海这座国际卓越城市曾镌刻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足迹。
这是一次立体的“四史”教育。结合上海的地域优势,这本书试图在纸面上打造一块立体式红色育人阵地,立体化、多方位、全覆盖地讲述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儿童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精神。
这是一次创新的“四史”教育。这本书通过深入挖掘沪上红色场馆的德育育人功能,创新实施路径和载体,引导年轻学子们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