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社会工作实务概论
0.00     定价 ¥ 4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9708363
  • 出 版 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社会工作实务概论》:
  (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如上所述,社会工作是一项务实的专业,其价值核心是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受助对象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面对面地与需要其帮助与服务的对象接触、互动,还需要作为案主的利益代表为他们奔走呼吁,争取社会资源,同时还承担着改进和创新服务,沟通联系各社会机构及服务系统,满足受助对象社会需求的责任。社会工作者肩负多种任务的特性,决定了他们要顺利高效地完成工作,多方面高水平的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简单地说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往来与接触,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活动方式。人若想使自己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社会工作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社会交往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高效的社会交往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任务的保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1)社会工作在近百年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对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初的社会工作对象是处于社会底层,基本生存出现困难的群体,现代的社会工作对象逐渐扩展到广泛的有着不同需求的社会大众。受助对象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行业。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案主都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例如,在与不同的受助对象的交往中,社会工作者如何从其讲述的内容、言谈的方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信息来准确地把握案主叙述的内涵;如何与案主之间进行情感的互动,建立更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合作关系;等等。
  (2)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不仅是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同时还需要同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与机构、团体交往。这些个人与群体是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可能是具有相当物质财富的捐赠人,可能是提供服务的各种社会机构,也可能是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因此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交往方面必须是多面手,要合理、得体、娴熟地在社会资源的供需两端进行协调与联络。
  2.组织能力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往往不是个人,如在团体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的,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才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自如工作。
  (1)在团体社会工作中。团体社会工作中,对象群体中的个体目标不一定与团体目标相符。社会工作者要结合成员各自的利益,根据团体的具体需要考察团体的发展,拟订工作计划,组织可以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活动项目。同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运用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和管理团体。社会工作者作为团体工作的中心人物,在处理各种工作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一般,使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改善自己的状况,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实现团体社会工作的目标。
  (2)在社区社会工作中。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托马斯提出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工作有两大目标:一是进行资源的调配,二是发动居民。其具体的工作包括调查社区的社会资源以及社区成员的需要,制订社区发展的方案,发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社区的发展需求。建立各种层次的社区工作机构,全面负责社区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并且加强社区之间和社区各社会组织以及团体之间的沟通。由此可见,组织协调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是否具有较好较强的组织能力,对于其能否在社区顺利地开展工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者,就我国社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注重社区硬件设施配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展社区居民互助服务,创建社区文化。我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通过在社区组织开展有效的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在社会行政工作中。社会行政是一项筹措与安置社会资源,设计、协调组织结构,以及指导机构职员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如何设置调整有关的服务机构,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如何对工作人员、物资等做出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利用;如何具体落实和实现决策和计划,确保其有效地运行;如何提高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进行这一系列的社会行政工作时,社会工作者的组织能力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统筹安排各项活动和协调关系避免冲突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全面考虑,保证组织获得其最大化的收益,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尽己所能,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氛围,使社会工作者认同组织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3.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领域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已成为社会工作者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之一。从对受助对象单纯的救助到谋求他们的发展,从个案工作到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要在不同的时空里处理个人、群体、社区遇到的不同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与工作情况,不像一般政府工作人员那样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另外,就算与同一工作对象交往,其态度、行为也可能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发生变化。这些都要求社会工作者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境与工作对象,选择正确合理的工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活动计划与方案,做出适当的反应以达到工作的最佳效果。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功能
第三节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第二节 社会工作理论介绍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与本土化

第三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接案
第三节 预估
第四节 计划
第五节 介入
第六节 评估
第七节 结案

第四章 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概述
第二节 个案工作
第三节 小组工作
第四节 社区工作
第五节 社会工作行政
第六节 社会工作的督导、咨询与研究

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述
第二节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第三节 行为治疗模式
第四节 家庭治疗模式
第五节 自助小组模式
第六节 社区服务模式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
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
第八章 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展望

附录:自测题答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