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史记精选/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0.00     定价 ¥ 4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3967987
  • 作      者:
    [西汉]司马迁
  • 译      者:
    韩兆琦
  • 出 版 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史记》研究还价韩兆琦先生亲定篇目,注释翔实,评点深入浅出

·学习《史记》优选版本,学生课外阅读的优质图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 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谈之子。幼年时饱读诗书,青年时壮游山水,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历史观,了解了少数民族历史、民俗以及山川物产,这些都为其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封三年(前 108),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韩兆琦,天津市静海人。曾学师从蒋天枢先生专治前四史,为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再传弟子。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其执教“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史记》选讲”等课程,深受学生爱戴和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禹治水
夏禹,名日文命。禹之父日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日昌意,昌意之父日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日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棒。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
(《夏本纪》)
【译文】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项,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项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不在帝位,而为人臣子。
帝尧时,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着大山,吞裹着丘陵,百姓们陷入困境。帝尧下令寻找能治水的人,群臣与四方部落的首领都说鲧可以。帝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毁坏家族的人,不能任用。”部落首领们说:“在同列的人员中没有比鲧更能干的了,还望您让他试一试。”于是尧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任用鲧来治水。但鲧治了九年,洪水也未能平息,治水没有功效。于是尧又寻找人才,得到虞舜。舜被提拔重用,后又代行天子的职权,巡视天下。舜在视察中看到鲧治理洪水不像样,就在羽山将鲧正法了。天下人都认为舜应该杀鲧。于是舜又提拔了鲧的儿子禹,叫他继续完成鲧没能完成的事业。
帝尧去世后,舜询问四方部落首领:“谁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各种官职呢?”部落首领们都说:“让大禹当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舜说:“嗯,可以这样。”舜命令禹:“你去平定水土,要努力干好!”禹下拜叩头,想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你就赶紧上任干这件事吧。”
禹为人敏捷,做事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仁慈可亲,说话可信;发出的声音可以校定音律,躯干四肢的长短可以作为丈量的长度,各种度量衡的标准都从他身上得出;他恭敬勤勉,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人们仿效的准则。
禹于是和伯益、后稷一起奉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人夫,平治水土,顺着山势竖立标志,根据高山大川的原有走向疏导洪水。禹痛心父亲鲧的无功被杀,因而苦心劳思,在外一直干了十三年,几次路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工夫进去。他自己吃穿简朴,祭祀祖先神明却丰厚虔诚。他自己居住的条件很简陋,在修渠挖沟方面却舍得花钱。他旱路坐车,水路乘船,在沼泽地上坐橇,走山路则穿一种底下有齿的鞋子。他左边挂着水准仪和墨斗,右边背着圆规和方矩,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到处奔走,划定九州的疆域,开辟九州的道路,修筑各地的湖堤,测量各地的大山。他命令伯益向民众发放稻种,让他们栽种在低洼有水的地方。又命令后稷在民众食物缺乏时发放食物。哪里缺粮食,便从粮食有余的地方向哪里调集,务必使各诸侯地区的生活平均。禹根据他所巡视的各地的生产,确定各地向天子的贡赋,并确定了对各地山川开发利用的问题。
P1-3
展开
目录

大禹治水  (《夏本纪》)
武王伐纣  (《周本纪》)
伯夷采薇  (《伯夷列传》)
管仲佐桓公称霸  (《管晏列传》)
吴起变法亡身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破楚入郢  (《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直谏被杀  (《伍子胥列传》)
赵氏孤儿  (《赵世家》)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世家》)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孙膑破杀庞涓  (《孙子吴起列传》)
商鞅变法被害  (《商君列传》)
屈原沉江  (《屈原贾生列传》)
苏秦佩六国相印  (《苏秦列传》)
鸡呜狗盗  (《孟尝君列传》)
冯骓客孟尝君  (《孟尝君列传》)
毛遂自荐  (《平原君虞卿列传》)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列传》)
廉蔺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火牛阵  (《田单列传》)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仲连邹阳列传》)
荆轲刺秦王  (《刺客列传》)
张良圮上受兵书  (《留侯世家》)
秦始皇千古一帝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本纪》)
陈涉起义  (《陈涉世家》)
项羽巨鹿破秦兵  (《项羽本纪》)
刘邦人武关灭秦  (《高祖本纪》)
鸿门宴  (《项羽本纪》)
韩信拜将  (《淮阴侯列传》)
韩信三年灭五国  (《淮阴侯列传》)
韩信垓下破项羽  (《高祖本纪》)
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本纪》)
吕后杀韩信  (《淮阴侯列传》)
张良四皓护太子  (《留侯世家》)
飞将军李广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漠北大战  (《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筑冢象祁连  (《卫将军骠骑列传》)
张骞通西域  (《大宛列传》)
司马迁小传  (《太史公自序》)
检测与评估
资源与拓展
我的兴趣与收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