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古今建筑,看工程的力量如何改变世界
1.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鲁克奖(被誉为英国工程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玛•阿格拉沃尔写给孩子的建筑科普大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瑾羲&建筑图书专业译者尚晋倾力翻译,文本既专业严谨,又不失儿童趣味。
2.讲述全球41大建筑奇迹背后的非凡故事和工程原理,拓展孩子视野,培养科学思维。
带孩子开启一次世界建筑的发现之旅,了解全球从古至今41大了不起的建筑背后的非凡故事,以如何建造为主线,讲述摩天大楼、桥梁、大坝等建筑的工程原理,并巧妙融入物理、数学、化学等知识,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学会拆解复杂的问题。
3.主题富有前瞻性,鼓励孩子放飞想象,创造未来。
如何把房子盖得高耸入云?如何建造地下隧道?如何在外太空盖房子?未来的房子如何建……带孩子了解形形色色的材料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孩子不断从身边的世界学习,积极思考环境与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并勇于创新。
4.不止阅读,也可以动手实验——原来很多工程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源于日常生活的奇思妙想。
5个“在家试试看”板块,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考,亲身感受工程设计的奇妙原理:用日常生活中的巧克力球与葡萄干混合,来了解钢是如何增加刚度的;用弯曲的纸条,来做出万神庙庞大的穹顶;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微观看不见的原理。
为了让房子盖得高,我们要把各种材料吊到高处,而使用的机器叫作吊车。现代的吊车是由十字交叉的钢构件组成的,顶部还有一个大长臂,叫作悬臂。悬臂的端头有结实的钢缆,以及悬挂需要搬运的重物的钩子。钢缆是由滑轮卷回的,它会将带着建筑材料的钩子拉上来。
滑轮是什么?
滑轮是卷着绳索的轮子。绳子的一头系在需要拉到高处的重物上,另一头有时由人来拉。在古代,滑轮常用来从井中吊起盛满水的桶。后来,人们发现了轮滑的更多用途。但是要吊起非常重的东西,我们就需要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发明——滑轮组。它由多个滑轮组成,并有一根绳子从各个滑轮中穿过。这就能帮助人们吊起更重的东西,因为拉着绳子另一端的人不需要用与重物同样的力。假如你有两个滑轮而不是一个,那你可能只需要一半的力。这就让把各种材料吊到空中容易得多了。罗马人曾把滑轮组用到吊车上,并凭借这个发明,建成了许多高层建筑,比如他们的多层公寓。
写在前面的话
如何把房子盖得平正
如何把房子盖得高耸入云
如何把大桥修得长
如何造出圆圆的穹顶
如何保障城市的卫生
如何让大厦稳如泰山
如何让大桥跨得远
如何让大桥稳定
如何让大坝不漏水
如何建造地下的隧道
如何建造会动的建筑
如何在冰上造房子
如何在海下盖房子
如何在外太空盖房子
未来的房子会如何建
词语表
了不起的工程师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