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橙子吗?我很爱吃。这两年我还吃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品种——果冻橙,它是日本培育的品种,正式名称为“爱媛38号”。果冻橙个头儿不大,皮特别薄,切开之后里边每一瓣的膜也特别薄,几乎完全是果肉,吃起来的质感就像果冻一样,而且不是特别甜。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越好,其实太甜了对牙齿不好,正常甜度就够了。
仔细观察脐橙,我们会发现:橙子的一头是果柄,又叫“蒂”,蒂上面连着果树的枝条、叶子;跟蒂相对的另一头是橙子的脐,就像人的肚脐一样。
它其实是橙子树的花脱落之后留下的一个痕迹。果冻橙的脐很小,只有一个微微的小凸起。但是很多其他种类的橙子的脐非常大,脐里面还有各种疙疙瘩瘩的凸起,都撑破果皮表面凸到外面来了。
切开脐橙,你会发现它的脐里还有一粒一粒的小果肉。它们看起来像一颗一颗的小果子,就好像这个大橙子怀的孩子一样。
切开脐橙之前,你可以先观察一下脐,它的外表就像很多小橙子挤在一起,很不规则,表皮和大橙子表皮几乎没有区别。我们切开看看它的剖面,会发现里边有一粒一粒的小果肉,但是没有种子。
橙子每一瓣果肉里往往都有几颗种子,但是脐里边的果肉没有种子。这就是脐的特点。脐橙的脐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小果子,我们叫它“副果”。“副”表示它不是主要的果子,是一个附带的小果子。为什么一个橙子里会长出小果子呢?这其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植物什么部位长成什么样,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植物的一朵花其实是一节枝条变化来的。在远古时代,植物没有花。后来随着不断演化,有些植物选择了一条道路,就是让自己的繁殖器官特别显眼,这样可以吸引虫子帮它传粉。怎么变显眼呢?它就把一根短枝条上的几片叶子聚在一起,长成一圈,叶片变得鲜艳美丽,花瓣就这样诞生了,还有的叶片变成了花蕊。
所以,小朋友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花瓣、花蕊,其实它们是由叶子特化形成的。控制着这些叶子,让它们能够变成花瓣、花蕊的就是几个基因。同样的,如果控制植物发育种子的基因发生突变,那么就会有个别种子发育不成,而长成小果子。
当这种基因突变发生在脐橙上时,这个果子就长在脐橙的脐这个位置,而且它的发育是不完全的、畸形的,所以,这个脐就长得很乱。并且,由于这种畸形的小果子本身是从种子发育而来的,所以它里边长不出种子。
19世纪,欧洲最早出现了这种基因突变。有人说是在一个修道院的橙子树上,首先发现了这种变异。后来,人们就特意把这样的橙子树保留下来,一代代去挑选,最后变成了我们今天吃的脐橙了。
小朋友们可以尝尝脐橙的脐里的这些小果肉,这些果肉通常比大果的果肉还要甜。
水果中的番木瓜也有可能出现副果。市场上一般把番木瓜叫作木瓜,它的外形像一个橄榄球,切开后里边是橙色的果肉,一颗颗黑色的小种子排列在中央。木瓜不是很甜,可以搭配各种各样的饮品。有的木瓜,在中间小黑籽聚集的部位,会躺着一个非常小的木瓜,小木瓜没有外皮,基本上就是由橙色瓜肉组成的。
有人说这是大木瓜怀了宝宝。其实这是木瓜的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最后长成了副果。
我们吃的柑橘,有时候它里边还包着一个小橘子。小橘子的形状比脐橙的副果规则得多,一瓣一瓣的挺像大橘子。很多人看到这个小橘子都不忍心吃掉,说发现了一个橘子“孕妇”!其实这也是副果。
另一种很好玩儿的副果就是柿子椒或大个儿的辣椒里的小柿子椒或辣椒,也就是说柿子椒或辣椒也会长出副果。
重瓣花,也就是有好几层花瓣的花,也有类似的情况。自然界里很多野生的花都是单瓣的,它们只有一层花瓣,花瓣中心长着很多的花蕊。前面说过,不管是花瓣还是花蕊,它们都是由叶片变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P7-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