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嬗变与启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道与思
0.00     定价 ¥ 9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9522709
  • 作      者:
    程光旭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程光旭,1960年6月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改研究工作,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二十余篇,曾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展开
精彩书摘

钟秉林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政府、社会、学者、师生及家长的共同追求。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起始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博洛尼亚大学,经过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的创新发展而迅速融入人类社会发展之中,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等学校已经步入社会的中心,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重要标志。中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披荆斩棘、历经磨难,多次被迫中断。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中国社会全面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创新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2019年在学人数逾4002万,毛入学率达到51.6%,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内部治理体系、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类型结构不断优化,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同时,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上大学难”转变为“上好大学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公平与质量问题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嬗变与启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道与思》一书的作者程光旭同志曾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副校长,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校长、党委书记,有比较丰富的高等学校管理经验,而且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基础,这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该书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为主线,从高校办学理念、特色办学、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教师教育、思政工作和发展趋势等八个方面,对中国高校的办学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既从理论高度论述大学办学活动的发展之道,又从实践视角论述大学办学活动的具体之策,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该书遵从大学管理者办学的实践逻辑,从大学办学的一般规律出发,全面阐述了大学管理者的重要使命和主要任务,并运用实践案例和统计资料支撑理论阐释,对大学管理者提升履职水平具有很强的借鉴性。该书注重大学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的研究,分析了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及实践路径,并通过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发展案例加以印证,对当前我国高校特色化办学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该书体系全面、内容充实、案例丰富、实践性强,对全面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历程,对大学管理者拓展办学视野、寻求管理之策、提高治理能力,都会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是一本值得研读的著作。

在祝贺该书出版的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管理者能够结合自身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关注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进而促进科学决策,指导改革实践;在推进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

是为序。

 

2020年12月于北京

 

 

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研究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于立德树人止于至善 001

第一节 大学之道 003

第二节 定位之策 036

第三节 国际范例 051

第四节 实践启迪 060

第二章  中国特色是大学不可替代的鲜明特性 067

第一节 特色内涵 069

第二节 彰显路径 083

第三节 实践范例 093

第三章  坚持本科中心是大学立校之本 107

第一节 本科为本 109

第二节 为国选才 113

第三节 人才培养改革 125

第四节 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142

第五节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151

第四章  创新研究生教育是大学兴校之基 159

第一节 嬗变发展 161

第二节 理论指引 171

第三节 发展变革 179

第四节 素养提高 184

第五节 质量提升 189

第六节 他山之石 206

第五章   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是大学水平提升之要 219

第一节 时代强音 221

第二节 内涵要义 223

第三节 经验总结 231

第四节 学科评估 251

第五节 发展之策 262

第六节 发展之势 268

第六章  振兴教师教育是教育强国之根 273

第一节 特性表征 275

第二节 特色彰显 284

第三节 卓越教师培养 291

第四节 实践案例 300

第七章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大学发展之魂 313

第一节 发展历程 315

第二节 新发展要求 330

第三节 创新实践 342

第八章  着眼未来是大学创新发展之策 357

第一节 远瞩世界教育发展格局 359

第二节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 362

第三节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366

第四节 构筑高校内部发展体系 369

参考文献 373

后 记  37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