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机能学实验基本概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机能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机能学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相关实验综合、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通过有机融合,实现实验资源的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实验教学的重复,同时,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学科交叉渗透。
机能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具有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科研素养。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来自实验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运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方法、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的基本技术,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独立进行动物实验设计的技能;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初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机能学实验课的目的,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一、实验课前
1. 结合我校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实验教材,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方法、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2.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3. 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个观察项目的可能结果做出预测,并尝试予以解释。
4. 预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误差。
5. 按实验室要求从准备室领取常用手术器械和其他实验器材。
二、实验课时
1.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维持良好的秩序,遵从实验教师的指导。
2. 认真听讲,注意观察示教操作,特别注意实验教师所指出的主要操作和注意事项。
3. 爱护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器材,节约实验动物和药品等,按规定摆放,正确操作,以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实验小组成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配合,各尽其职,力求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
5. 实验过程要胆大心细,规范操作。
6. 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实验结果。
7. 实验中若遇到疑难之处,先要自己想方设法予以排除。解决不了时,应向实验教师汇报情况,请求给予协助解决。
8. 对于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实验,要及时分析原因。条件许可时可重复部分实验项目。
三、实验课后
1. 清洗、擦干并清点手术器械,连同领取的其他实验器材及时归还实验准备室。
2. 使用过的实验动物应按要求处理,注意取下实验时连在动物身上的器械和装置。
3. 检查实验仪器,关闭其电源开关;按要求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
4. 妥善安放药品。
5. 清洁实验台,打扫、整理实验室,按要求填写实验室记录,注意门、窗、水、电安全。
6. 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送交实验教师评阅。
(刘爱东)
第二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和要求
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是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准确地进行科学表达的过程。因此,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一、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结构完整,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条理清楚,并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其基本内容如下:实验名称注:但不列入标题,即不写出“实验名称”。主要撰写者及合作者署名注:但不列入标题,即不写出“主要撰写者及合作者署名”,而是直接写出名字,并注意名字的排序。实验目的实验动物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1. 实验名称力求具体、确切、简练概括实验内容。
2. 主要撰写者及合作者署名机能学实验一般由多名学生作为一个实验小组共同协作完成,由一组协作进行实验时,每名成员均应署名。署名体现了对实验报告负责的精神。
3. 实验目的主要是说明通过实验验证有关学科的理论或某些结论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一般实验教材上已有。书写尽可能简洁、清楚,明确观察对象和探讨的问题。
4. 实验动物应注明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种类、性别、体重、数量,必要时还应写明饲养条件、购买单位、合格证等。
5. 实验材料是指实验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仪器设备包括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药品和试剂包含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若是实验室自行配制的试剂,只写明名称和浓度。
6. 实验方法主要是实验操作程序,包括手术、标本的制备过程、记录的手段和方法、实验所使用装置、实验条件等。不要照抄实验指导,要按实验时实际操作程序和具体情况简明扼要地书写。其表达形式可采用文字按序号列点描述,也可列表,也可绘出操作流程图或箭头图等。
7. 实验结果是指实验材料经实验过程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它是实验结论的依据,整个实验报告的核心。其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包括看到的定性、定量结果及*终结果);实验所测得的全部原始数据、图像(包括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需要统计学处理时,也应说明其处理过程和结果)。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医学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数据结果可用表格或坐标图表示,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1)表格中*为常见的是三线表,由顶线、底线和栏目线绘制而成,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中包含三部分:表(标)题、标目和数据。所有表都应有编号和表题。表的编号由“表”和从 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 1”“表 2”等。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与编号之间空一格排写。表题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2)所有图都应有编号和图题。图的编号由“图”和从 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图 1”“图 2”等。图的编号可以一直连续到文末,图较多时,也可分章编号。图题即图的名字,置于图的编号之后,与编号之间空一格排写。图的编号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3)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如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 BL-420N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描记出曲线图(如血压、呼吸曲线等)。所有曲线图不得简单徒手画,图号、图名统一列在图的下方。
8. 讨论和结论讨论就是针对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有关理论或技术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再做出客观结论。如所得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需根据实验结果说明有关的理论或概念,指出实验结果或结论的意义。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因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符而随意取舍或修改实验结果,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找出实验中的失误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盲目抄袭书本或别人的实验报告。另外,也可总结本次实验成功的经验和体会,指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结论不是重复罗列实验结果和现象,而是引用结果中的关键数据对这一实验现象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与本实验的目的相呼应,文字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没有足够依据的理论分析不能写入结论。
三、实验报告与科研论文之间的关系
实验报告的书写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实验报告与科研论文之间的比较见表 1-1。
表1-1 机能学实验报告与科研论文内容的比较
可见,机能学实验报告几乎包含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内容,因此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其实就是科研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
(刘爱东)
第三节 机能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1. 实验室主要是开展教学实验的场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2. 遵守纪律,须提前 10分钟进入实验室,使每个实验组留有到准备室领取实验器材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时均应穿好白大衣,做好个人防护。
3. 保持实验室内的整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犯者,实验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4. 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实验教师请假。
5. 实验室内各组器材和仪器由各组自己使用,不得与其他实验组调换,以免混乱。贵重仪器使用前后应进行登记。如遇仪器损坏或机械不灵,应及时报告实验教师,以便修理或更换。不得自行带软件到实验室计算机上安装。
6. 实验用的动物按组发给,如需补充使用,须经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与实验动物中心联系同意才能补领。
7. 爱护实验仪器,注意节约实验用品,节约水、电等。实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实验教师报告。发生责任事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处理。
8. 公用物品,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9. 废物不要乱扔,应暂时放在污物杯中或倒入垃圾篓中。口罩、医用手套置于医疗垃圾箱内。
10. 每次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应自觉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把实验仪器关闭放置妥当并及时登记使用情况,清洗实验用品、擦干并摆放整齐后归还准备室,由值日学员清扫实验室(包括清理实验用品及实验动物,整理桌椅,关闭门、窗、水、电等)。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登记,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刘爱东)
第四节 实验动物伦理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动物实验的研究对象的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获取可靠、精确结果的实验基础。实验过程中如何善待动物、维护其权利、减少伤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保障生命科学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动物福利和实验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实验动物福利是指实验动物在肉体与心理上处于健康、康乐及舒适的状态。它包括实验动物繁育及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动物福利。
(一)基本要素组成
1. 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
2. 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
3. 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
4. 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
5. 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二)动物福利基本原则:五大自由
1. 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
2. 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
3. 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4. 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
5. 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二、动物实验“3R”原则
(一)减少
减少(reduction)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在动物实验时,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实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减少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用*少的动物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动物的一种保护。
目前,减少动物使用量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①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包括以前已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他信息资源等;②实验方案的合理设计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③替代方法的使用;④动物的重复使用,应根据实验要求和动物质量、寿命来决定;⑤从遗传的角度考虑动物的选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