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环境微生物实验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是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既包括微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又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本书把微生物学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环境微生物基础实验、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和环境微生物综合实验。环境微生物基础实验突出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的特点,系统介绍了显微镜操作、微生物个体形态观察、微生物细胞染色、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细胞的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消毒灭菌技术等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研究手段。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由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微生物接种与菌种保藏、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生长谱的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酶活性测定、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水中藻类的叶绿素a法测定、荧光原位杂交试验、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及微生物16S rRNA的PCR扩增技术等部分组成。环境微生物综合实验包括光合细菌的筛选及有机物降解实验、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性能测定、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实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性能测定、降解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比对实验及Ames致突变试验等。整个教材中贯穿了显微镜使用,无菌操作,菌种筛选、鉴定、菌种保藏这一主线,其内容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张小凡(绪论章、第2章和第3章部分内容);袁海平(第3章和第4章部分内容)。最后由张小凡任主编并对全书进行审定,袁海平负责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优秀教材及科研论文,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对于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其作者谨致谢忱。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化学化工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和编写时间的限制,编写中的疏漏和错误难免,期盼广大读者和业内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