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0.00     定价 ¥ 2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679437
  • 作      者:
    宋鸿,周艳萌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其具有传染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穿白大衣、戴无菌帽进入实验室,无菌操作时戴口罩。
  二、书包、衣物等挂于室外,必须带入的书籍、文具等应放在抽屉中,以免操作时污染。
  三、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或用唾液湿润铅笔及标签等。
  四、凡接触过菌液或其他传染性标本的物品,必须按指导教师的要求放入相应的容器中,不得随意放于桌上或水槽中。
  五、实验过程中,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教师要求进行,如实验中有菌液流洒至桌面或手上沾有活菌等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
  六、使用显微镜等仪器时,要细心操作,不慎损坏时要报告老师。仪器使用结束需在相应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放回原处。
  七、每次实验完毕,将培养的物品标明班、室、号及日期,放孵箱培养。
  八、实验结果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记录并书写实验报告。
  九、实验课结束后,按要求摆放好实验桌上的物品,用消毒液及自来水洗手后离开。
  十、由班长指定值日生清扫实验室,检查水、电、门、窗等的安全后离开实验室。
  周艳萌
  第一篇 基础实验
  第一章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及染色方法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及染色方法
  一、油镜的使用与维护
  【目的】
  掌握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材料】
  (1)普通光学显微镜、香柏油、镜头清洁剂和拭镜纸。
  (2)细菌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示教片。
  【原理】
  当光线从标本涂片经过空气进入到镜头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会发生光线的折射,导致光线不能全部进入物镜,造成油镜下标本比较昏暗、物像不清晰。为减少光线的折射,在标本与油镜头之间添加折射率与载玻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能够提高视野的亮度,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获得清晰的物像(图1-1)。
  图1-1 油镜示意图
  【方法】
  (1)将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实验桌上,距离实验桌沿约10cm。
  (2)使用电光源显微镜时,先将光源调节旋钮调至*小,打开电源,调节光源调节旋钮直至整个视野均刀明亮。
  (3)使用玻片夹将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标本所在位置,再换用油镜。
  (4)在载玻片上滴加香柏油1滴,然后将其放置在载物台上。从侧方看着物镜,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得载物台上移,直至物镜头浸于香柏油中,并几乎与载玻片接触。然后通过目镜观察玻片,小心转动粗调节器,使得载物台小幅度下移,待观察到模糊物像时,再调动细调节器,使物像清晰。如未能观察到物像,可重复进行上述操作。
  (5)待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取下载玻片,立即用沾有镜头清洁剂的拭镜纸擦拭油镜头,再用干拭镜纸擦去镜头清洁剂。然后将显微镜收好放回实验柜中,并填写显微镜使用登记本。
  (6)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是贵重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精心爱护,不得随意拆散和碰撞。
  2)取放显微镜时,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3)使用时应避免与酸、碱、酒精等物品接触。
  4)擦拭镜头时,不要转圈擦,应顺其直径方向擦拭。
  5)使用完毕后,物镜调回低倍,载物台下移,聚光器下降。
  【结果观察】
  观察标本中细菌的形态、特殊结构、大小、数量、排列和染色性。
  【思考题】
  (1)光学显微镜在微生物检测中有哪些应用?
  (2)使用油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细菌染色检查法
  染色检查法是细菌形态学检查法的一项基本技术。由于细菌微小而半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故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菌的特点。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染色方法。
  (一)革兰氏染色法
  【目的】
  掌握革兰氏染色法及其意义;熟悉细菌标本的制备方法。
  【材料】
  (1)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混合菌液。
  (2)革兰氏染液、接种环、载玻片和酒精灯等。
  【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细菌学家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是*常用的细菌鉴别染色法。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可分为两大类,即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这样有助于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为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细菌细胞壁结构相关。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含有大量肽聚糖且交联度大,类脂质较少,能够与初染剂结晶紫和媒染剂碘液形成的复合物牢固结合,且能够抵抗脱色剂酒精的脱色作用,故被染成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
展开
目录
目录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1
第一篇 基础实验
第一章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及染色方法 5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及染色方法 5
第二节 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及染色方法 11
第三节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12
第二章 微生物培养及生化鉴定技术 14
第一节 细菌的培养及生化鉴定技术 14
第二节 真菌的培养 24
第三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 25
第三章 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2
第一节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 32
第二节 热力对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的作用 33
第三节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34
第四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35
第五节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37
第六节 细菌的变异 38
第七节 噬菌体的特性 39
第四章 微生物血清学诊断 41
第一节 细菌学 41
第二节 病毒学 43
第五章 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46
第二篇 综合实验
第六章 常见的病原性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51
第七章 肠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55
第八章 流感病毒的检测 56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6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