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知的人物与故事:政治家》:
惊险即位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讨伐,而各个诸侯国内部也经常发生弑君、弑父等残忍的政治斗争。能够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成功担任一国的君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成为各个诸侯国的盟主而称霸天下了。但齐桓公做到了,而且是第一个做到的人。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人称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当政时,昏庸无道,国政日益混乱。公子小白和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纠害怕被人陷害,早早就分别逃往了莒国和鲁国。最终,昏庸无道的齐襄公在内乱中被人杀死。内乱平息之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成了齐国国君的有力竞争者。
公子小白决定连夜赶回临淄即位,而同样得知消息的公子纠也想回国夺权。从莒国回齐国,就要经过鲁国的地界。鲁国为了支持公子纠,派管仲带兵,在莒国到齐国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准备伏击公子小白。果然,他们看到公子小白的车队急匆匆地赶来了。管仲不由分说,搭弓射箭便射向公子小白。眼看着公子小白人仰马翻,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管仲心满意足。他认为不可恋战,便率兵回鲁国禀告好消息去了。但他哪里知道,这一箭并没有射死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身上的衣带钩在关键时刻护住了身体要害,躲过了一劫。从疼痛中醒过来之后,公子小白立刻重整人马,躲在帐篷车里,星夜兼程向临淄疾驰而去。
而认为公子小自己死的鲁国国君,这时候却不着急了。鲁国款待了公子纠几日,才慢慢送公子纠回国。而这时候,公子小白已经得到了齐国重臣的支持,顺利即位了。
不拘一格招贤纳士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霸主,与他不拘一格广纳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一个“庭燎招士”的故事很能说明齐桓公对人才的渴望。
“庭燎”是春秋时期天子在接见外国使臣或商讨国家大事时,在大庭中点燃火炬的一种接待礼仪,也是那个时代最高规格的礼仪。齐桓公为了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渴求,于是便常年在自家庭院中设置“庭燎”,希望有才干的人能够主动上门。但是一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位贤士出现。这时,在国都临淄东部有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上门求见。齐桓公非常兴奋,问来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来人回答说:“我会九九算术。”齐桓公听后有些生气,嘲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没想到,来人回答说:“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齐桓公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好好招待了他。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各方贤能之士都陆续来投奔齐桓公。
而最能说明齐桓公礼贤下士的,是他拜管仲为相的故事。管仲是鲁国的重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齐桓公的谋臣鲍叔牙深知这一点。但管仲当初射了齐桓公一箭,齐桓公也一直耿耿于怀。齐桓公即位以后,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兵强马壮的齐军节节胜利,而鲁军则一溃千里。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侯感到非常害怕,于是杀掉了公子纠,强迫召忽自杀身亡,并把管仲囚禁了起来。就在齐桓公要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的时候,鲍叔牙及时进行了劝阻,他告诉齐桓公:“臣下忠于自己的主人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管仲当初也是奉命拦截您,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您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忠心和才能,可以替您赢得天下,岂是当年护住您的衣带钩可比的呢?如果您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我和高侯就够了。如果您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能辅佐您。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齐桓公毕竟是求贤若渴,冷静下来后,他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把管仲接到齐国,并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