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考一类作文30讲(新版)
0.00     定价 ¥ 3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13090829
  • 作      者:
    夏智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中考一类作文30讲(新版)》:
  近几年,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A类卷“中心与材料”的要求中,提出的标准是“感情真挚”,B类卷则要求“感情真实”。也就是说,要想在中考作文中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写出真情实感是最基本的要求。山东、广东、四川、江苏、云南、黑龙江等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对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地区评分标准的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共同特点是,对“感情真挚”和“感情真实”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前者比后者层次更高。“挚”在《说文》中解释为“握持也”,从字形上看也就是“拿在手里”的意思,所谓“感情真挚”也就是说这种感情已经深厚到可触可感,几乎唾手可得的程度,这就比“感情真实”更胜一筹了。感情是人的主观情绪,无相无形,怎么可能在作文中变得“可触可感”呢?这里的“可触可感”当然只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说法,指的是感情十分真切,能够深刻地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指出,写文章“贵于立诚,立诚则语真,自无客气肤情、肤词长语、寡情不归之病”。也就是说,写文章要出乎真心,发自真心才会说真话,文章自然就没有肤浅的修饰和不必要的冗赘,也就自然能够打动读者。在中考作文中,写文章也应当是一个挖掘自身真情实感,并将这些感受呈现出来的过程。这不仅是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客观要求,也是中考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以下两方面的要求是必须达到的:①在写作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做到有感而发;②注重细节刻画,用典型、形象、可感的细节去表达情感。
  一、在写作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做到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就是说写文章要发乎真情,发自内心,即便虚构,文章中也要有真情流露,最起码要首先能够打动自己。就作文写作来看,作文写作就是用文来彰显和揭示自己内在的情感诉求,写好文章就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情感积累,并且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这种情感,并进而用最有效的语言加以表达。
  说到情感,就当下中学生的作文创作来看,提及最多的是亲情、友情。客观地来说,由于这两种情感在中学生的作文中被一再提及,多少让阅读者感到麻木和熟视无睹。更何况很多同学们笔下的亲情、友情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更难打动读者。这倒并不是说中学生的作文不可以写亲情和友情,而是因为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由于过分熟悉,已经形成审美疲劳,人们总是倾向于忽视熟悉的事情,这是人的普遍心理特点。因此,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另辟蹊径,寻找打动你自己和读者的各种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未必一定是亲情和友情,也可以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对弱者的关怀,对强者的崇拜,对真理的追求乃至对自己的肯定,等等。很多同学写到亲情就是家长雨天送伞,同学车上让座,写得虚情假意、枯燥乏味,是否是小作者自己毫不感动,那倒也未必,只是这种感动经过反复激发,“内在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文章当然也就乏善可陈了。在2011年中考作文中,尽然有那么多同学写到在考试中,同学或老师在考前或考试过程中对自己的提醒,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就没有很好考虑写作的素材拓展问题,走进考场后,就不可能“另辟蹊径”,写出能让阅卷老师感到“新鲜”的作文。
  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可以说,正确认识生活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前提,要避免在作文中说假、大、空的话,就是要写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也只有写作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我们不仅能避免写出假大空的文章,也会避免写出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正确”的内涵无比丰富,“有趣”、“惊险”、“感动”、“悲伤”、“兴奋”、“愧疚”、“胆怯”、“好奇”、“疑惑”、“领悟”等等都可以是“正确”的,只要是你自己的切身感受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因为它们是最真实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写出“自己的”,才能真正去打动你的读者。
  二、注重细节刻画,用典型形象、可感的细节去表达情感
  注重细节是指一种深入细致观察生活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的能力。文章流于浮泛空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归咎于对细节的把握不够到位。不深入细节,作者就没有机会被细节所打动,不被细节打动,作者就不可能去打动读者,也就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中,也只有把细节刻画达到“典型、形象、可感”的地步,这样的文章,才能更好地去表达真情实感。
  细节描写不仅考验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验作者筛选甄别的眼光。“细节描写”并不等于“描写细节”,前者是有侧重、有选择的描写,后者则是囫囵吞枣式的语词堆积,细节描写应当围绕主旨、围绕需要抒发的情感去展开,对于无关的细节大可删繁就简。下面我们通过一篇例文来做点分析。
  小作者的外婆生病住院使作者重新体会到亲情的重要,隔壁病床的李奶奶却始终没有子女过问照料,一次子女打来电话,老人喜出望外,倍感满足。关于这个片段,作者一开始这样写道:
  我从未见过她的家人来看望她,只有一个护工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旁,时常看到她手里拿着个手机,外婆说那是在等她子女的电话。那次我终于听到手机铃声响起,只见李奶奶飞快地抓起手机,边听边说:“好,我很好……”终于,我看到她露出了笑容,最后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他们都很忙”。然后羡慕地看着我们。
  经过老师的指导,这位同学对上述语段修改如下:
  我从未见过她的家人来看望她,只有一个护工默默地陪伴在她身旁,时常看到她手里把玩着一个旧手机,外婆说那是在等她儿子女儿的电话,那次我终于听到那个手机铃声响起,李奶奶仿佛中奖了似的激动,颤颤巍巍的双手却紧紧地握住手机,仿佛握着的是子女的手:“好……我很好……”终于我看到了她的笑容。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高分作文概说
第一讲 怎样写出高分作文
第二讲 高分作文写作的内容要具体实在
第三讲 高分作文的语言要具有文学性
第四讲 高分作文语言要做到规范
第五讲 关于切合题意
第六讲 关于中心明确与选材恰当
第七讲 高分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第八讲 想象力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第九讲 正确认识生活
第十讲 作文结构的一般要求
第十一讲 结构安排有特色
第十二讲 审题与整体构思

第二部分 创作思维、选材和主题提炼
第十三讲 作文的创作思维概说
第十四讲 联想和想象思维
第十五讲 批判思维
第十六讲 分类、归类、比较、分析和判断
第十七讲 反向思维
第十八讲 从大处着眼与从小处着笔
第十九讲 求异思维
第二十讲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第二十一讲 创作素材分析的多角度与选材
第二十二讲 素材选择贴近生活

第三部分 高分作文的创作技巧
第二十三讲 记叙文的线索
第二十四讲 作文的情感基调
第二十五讲 情感表达多样灵活
第二十六讲 运用好细节描写
第二十七讲 情节安排曲折有致
第二十八讲 文章开篇的扣题艺术
第二十九讲 词语选用与锤炼
第三十讲 伏笔与照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