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变”守正“创新”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景透析与2017年命题展望
高考作文研究专家中学语文教师豆党锋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一览表
省市命题类型关注方向审题方法立意关键词试题难度全国课标卷Ⅰ材料:生活现象类(教育的奖惩)时代理念
价值观念就事论事教育
分数
奖惩适中全国课标卷Ⅱ材料:生活现象类(语文素养)时代理念
人生态度抓关键词语文素养
课堂学习
课外阅读
社会实践偏低上海卷材料:生活现象类(评价他人的生活)道德引领
价值观念
时代理念抓关键词评价他人生活适中天津卷材料:生活现象类(我的青春阅读)哲理思辨
时代理念
抓关键词抓关键词青春
阅读适中山东卷材料:生活现象类(我的行囊)价值观念
哲理思辨
时代理念抓关键词
化大为小行囊
有用
无用适中全国课标卷Ⅲ材料:社会现象类(市场规则)时代理念
哲理思辨
道德引领
提炼中心提炼中心专利
衰败
规范适中浙江卷材料:社会现象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时代理念
哲理思辨抓关键词虚拟
现实适中江苏卷材料:言论类(个性与创新)时代理念
哲理思辨
人生态度抓关键词长与短
个性与创新偏难北京卷命题:
1.《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神奇的书签》道德引领
时代理念
哲理思辨抓关键词
化实为虚
化大为小老腔
震撼
书签适中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景透析
2016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为帮助广大考生探究命题规律,笔者结合上表与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 对2016年全国各地作文试题进行全景透析,并对2017年高考命题进行展望,助你高效备战2017年高考!
(一)稳中有“变”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风格,呈现出极大的稳定性,但在“稳定”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1)试题材料类型
稳定——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虽说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但仍然延续了前两年的选材理念,试题材料类型仍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现象(故事)类
2016年——全国课标卷Ⅰ“教育的奖惩”,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山东卷“我的行囊”。
2015年——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山东卷“辨别丝瓜藤与肉豆须”,重庆卷“赶公交车的妈妈”,湖北卷“泉水与喷泉”。
2014年——山东卷“打开窗户看风景”,江西卷“探究式学习”,等等。
此类试题材料在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为:2016年在全国10道试题中占5道;2015年在全国16道试题中占4道;2014年在全国19道试题中占9道。
2.社会现象(焦点)类
2016年——全国课标卷Ⅲ“市场规则”,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全国课标卷Ⅱ“最具风采人物”,广东卷“感知自然”,天津卷“范儿”。
2014年——广东卷“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等等。
此类试题材料在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为:2016年在全国10题中占2道;2015年在全国16道试题中占4道;2014年在全国19道试题中占5道。
3.言论类
2016年——江苏卷“个性与创新”。
2015年——浙江卷“文章与人品”,江苏卷“智慧”,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 ”,福建卷“路”。
2014年——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 ”等。
此类试题材料在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为:2016年在全国10道题中占1道;2015年在全国16道试题中占5道;2014年在全国19道试题中占3道。
变化——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材料虽说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但却呈现出以下细微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1.侧重现象淡化故事。2015年,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山东卷“辨别丝瓜藤与肉豆须”,全国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等;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山羊过独木桥”,辽宁卷“祖孙看风景”等,这些题目试题材料均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2016年,这种以故事为试题材料的题目数量明显减少,仅全国课标卷Ⅲ“市场规则”试题材料属故事型,其他大多为现象型。
2.将“我”融入材料。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天津卷“范儿”,湖北卷“泉水与喷泉”;2014年,广东卷“数码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这些题目试题材料中均找不到“我”。而2016年, 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江苏卷“我的个性与创新”,这些题目,试题材料中均突出了“我”,从材料的内在要求上强调了考生写作的自我意识。
(2)关注方向
稳定——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重点关注的方向,和前两年所关注的方向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关注时代焦点。
2016年——全国课标卷Ⅰ“教育的奖惩”关注的是教育改革话题,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及北京卷“神奇的书签”关注的是文化传承及学习方式话题,上海卷与浙江卷关注的是“科技与人文”话题。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探讨的话题是“依法治国”,如何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全国课标卷Ⅱ“最具风采人物”探讨的话题是只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
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山羊过独木桥”,其材料的核心内涵是对“规则”的讨论,而其社会背景仍是“依法治国”。
2.关注传统文化。
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与“神奇的书签”,“老腔”与“书签”既是具体的事物,又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及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语文素养”与“阅读”既是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手段。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此题要求考生必须用书信的形式写作,实乃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考生对民族文化经典的阅读情况。
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老规矩不仅不老,而且需要传承与发展。
3.注重价值构建。
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告诉考生既要学会尊重,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又要理性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全国课标卷Ⅲ“市场规则”告诉考生只有创新与分享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江苏卷“个性与创新”教导考生既要懂得“藏”又要懂得“露”;山东卷“我的行囊”告诉考生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既要懂得准备一些东西,又要懂得舍弃一些东西,还要懂得坚守一些东西。
2015年——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引导考生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重庆卷“赶公交车的妈妈”告诉考生人应该有一颗宽容、理解、尊重之心;湖北卷“泉水与喷泉”告诉考生,远离光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亦是伟大的。
2014年——湖南卷“坚守大山的党支书”告诉考生,一心为民的心在哪里,风景自然就在哪里。
变化——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和前两年相比,在关注的方向上有以下细微的变化。
4.将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理念有机结合。
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与近”,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2014年,重庆卷“出租屋的故事”,江苏卷“不朽的青春”;浙江卷“门与路”,广东卷“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这些考题要么重在从个人的角度上切入注重价值构建,如,“老实人与聪明人”“造就和谐自我”“不朽的青春”,要么从社会的角度上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焦点,如,“感知自然的远与近”“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但2016年高考作文明显地做到了让二者有机结合,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既是对个人阅读方式的思考又是对全民阅读方式转变的思考,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既是我与他人之间的评价又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评价,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既是个人的素养又是全民的文化素养……这些考题考生均可从自我切入,然后便可升华到时代的高度上,可谓可大可小,亦可先小后大。
5.避开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关注焦点话题。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2014年全国大纲卷“老王生病”与福建卷“坚守大山的党支书”,这些试题均以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每年4、5月的热点新闻为载体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焦点话题。而2016年此类试题一道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从“面”上给考生展示一个时代焦点现象,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形式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又能有效地避免试题被猜中的可能,从而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3)考查能力
稳定——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仍延续前两年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辩证分析能力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结合体,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所以对同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是考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思维能力。
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既可赞同电子阅读,又可赞同纸质阅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各有其优缺点;山东卷“我的背囊”,背囊中的东西有用与无用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
2015年——安徽卷“美丽的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竟然是无色的”;广东卷“从远与近的角度上感知自然其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四川卷“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2014年——上海卷“面对穿越沙漠到底是自由还是不自由” ;江苏卷“青春到底是‘不朽’的还是‘朽’的”。
2.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应具备的能力,鼓励创新更是一个社会应倡导的风气,
2016年——江苏卷“个性与创新”鼓励考生要张扬个性,敢于创新,说出自己的想法;全国课标卷Ⅲ“市场规则”告诉我们,坚守固然可贵,但突破自我,大胆创新更有出路。
2015年——天津卷认为“智慧是一种境界”;湖南卷“大树转变思维能让种子传播到远方”。
2014年——福建卷“面对空谷能想到桥梁栈道”;天津卷“将人大脑中植入一个芯片”。
变化——对“二元矛盾”即辩证分析能力的考查有所淡化,对“多元矛盾”即开放思维能力的考查明显增强。
鼓励考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让考生有话可说一直是高考命题者的追求,而这个追求在2016年体现得特别明显。上海卷用一句“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作为提示语,而没有限制某个具体的写作方向;天津卷用“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作为提示语,写作角度同样很宽泛;浙江卷用“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作为提示语,也没有限制某个具体的写作角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