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下的高考志愿填报》一书从职业规划、志愿规划、志愿填报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应考虑和避免出现的问题。高考报考的决策过程,不仅仅是选择专业、大学和城市,而是涉及到对未来行业和职业的选择,甚至是生存方式和生活模式的选择。高考报考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良好和成功的职业发展,即职业规划;一个是生活问题,就是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即人生规划。而这两个问题都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志愿填报水平,存在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知分填报、知业填报、知人填报和知才填报,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做到知才填报,按照“长板理论”找到适合考生的职业方向,在匹配相应的专业、大学、城市。最终帮助考生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人生价值。
9.1 志愿规划三要素
专业、学校和地域是高考志愿填报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哪个更重要? 哪个是首选?
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路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方案对应不同的录取结果,最终,考生的职业生涯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此,这个问题对考生而言是一个重点问题,是志愿填报时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要做出决断,否则志愿填报的规划方案将无法进行下去。
A.关于专业的主要观念。
专业是首选 (正方):
(1)上大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上大学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而专业的选择决定了学什么,直接影响到大学四年的学习状态。如果对主干学科不擅长,很厌烦,它会导致挂科、肄业,甚至中途退学。
近几年新闻报道的本科劝退现象:
2003年,海南大学将 “挂科”数量较多的23名本科生 “降格”为专科生。
2004年12月,上海大学宣布将81名成绩不合格的大学生劝退;
2005年,云南农业大学因学生考试学分不够等原因,向132人发出退学令;
2006年,沈阳航空学院一次将70多名学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安邮电学院也对336名学生发出劝退令;
2013年山东大学本科生中,258名学生降级、97名学生被退学;
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劝退20名本科生;
南京林业大学退学处理本科生,2014年18名,2015年31名,2016年18名;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从本科转为专科;华南理工大学582名学生被学业预警,64名学生被学业预警及降级试读;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
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年都有15%的人没法正常毕业,不少学生被劝退,大约200人。
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大学生休学、退学的情况。即使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每年也会有学生因为学业问题而退学。
这样的结果是很悲惨的,但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根源就在于志愿填报时,专业的选择错误。
上篇 职业规划
第 1 章 职业与专业
1.1 职业概念
1.2 行业和职业分类
1.3 学科与专业分类
1.4 行业与职业发展趋势
1.5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 2 章 职业能力
2.1 职业能力类型
2.2 职业天赋
2.3 职业志趣
2.4 职业技术
2.5 职业资格
2.6 职业能力的生成机理
第 3 章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3.1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3.2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与解读
3.3 MBTI人格理论
第 4 章 职业规划操作流程
4.1 正确对待测评工具
4.2 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
4.3 职业选择的操作工具“职业筛”
中篇 志愿规划
第 5 章 录取批次
5.1 提前批次
5.2 普通本科批次
5.3 高职高专批次(专科)
第 6 章 高考三大专项计划
6.1 国家专项计划
6.2 地方专项计划
6.3 高校专项计划
6.4 三大专项计划的区别
第 7 章 高等教育学科分类
7.1 学科分类的三级设置
7.2 学科分类的应用
7.3 交叉学科门类
第 8 章 特殊类型招生
8.1 教育改革试点类
8.2 特殊学科类
8.3 政策照顾类
8.4 普通高考之外的升学途径
第 9 章 志愿规划思路
9.1 志愿规划三要素
9.2 志愿规划的首选要素
9.3 志愿规划水平的九个层次
9.4 院校与地域的选择问题
第 10 章 大学专业的通俗点评
10.1 哲学
10.2 经济学(文理兼可)
10.3 法学(文理兼可)
10.4 教育学
10.5 文学(文科)
10.6 历史学(文科)
10.7 理学
10.8 工学(理科)
10.9 农学(理科)
10.10 医学类
10.11 管理学(文理兼可)
下篇 志愿填报
第 11 章 招生数据
11.1 高考分数的构成
11.2 考生位次
11.3 省控制分数线(省控线/批次线)
11.4 压线生
11.5 院校投档线(调档线)与院校录取线(实录线)
11.6 专业录取线(专业线)
11.7 线差(也称“分差”)
第 12 章 录取规则
12.1 单位志愿的构成
12.2 院校录取规则
12.3 专业录取规则
12.4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限报
12.5 退档原因以及规避处理
第 13 章 志愿填报方法
13.1 分数换算——等效分
13.2 高考招生基本模型
13.3 位次法
13.4 线差法
13.5 比例系数法
第 14 章 方案设计
14.1 方案设计中的“冲”
14.2 方案设计中的“稳”
14.3 方案设计中的“保”
14.4 方案设计中的“巧”
主要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