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新高考“3+3”“3+1+2”政策,分析新高考政策下的选科策略和志愿填报规则,手把手教你如何挑大学、选专业!
✦从高一到高三,学业该如何规划?从老师到家长,新高考带来了哪些变化?毕业季、升学季老师、家长、学生必读,名校校长、优秀考生诚挚推荐!
✦全新修订版,用数据说话,那些报考机构和学长学姐都不知道的“秘密”!
✦本书可以帮你解决:
·全面解读新高考有哪些变化:什么是等级赋分?新增和撤销的专业,机会来了还是前途没了?为什么某些省份取消了专业+学校调剂?
·新高考改革三种模式下,该如何选科、报志愿?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雷区?风口专业和冷门专业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想进名校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吗?什么是强基计划?
·从高一到高三,如何步步为营、一步不错?
第二章 新高考政策概览之“3+3”
一、新高考并存两种选考模式
我们在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高考的改革历程,本章开始,我们将对新高考政策进行初步探讨。前文已经提到过,截至2021年,国内先后有三批次、14个省份实施了新高考改革。第一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浙江、上海2个省份。第二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第三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
目前看来,我们可以根据新高考核心选考规则的不同,将14个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分成两种模式:第一批及第二批高考试点的6个省份,采用的是“3+3”的选考模式;第三批试点的8个省份采用的是“3+1+2”选考模式。本章中我们重点介绍“3+3”选考模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新高考与旧高考(即“3+X”模式)有着哪些本质上的不同。
二、何谓“3+3”选考模式
目前仍在中国多个省份运行的传统高考,采取的是文理分科的“3+X”模式。
其中的“3”代表的是主科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总分都是150分,“X”则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含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文综或理综的总分都是300分,高考总成绩是750分。
在新高考的“3+3”模式中,前一个“3”与“3+X”中的“3”仍然保持一致。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高考核心科目仍是满分150分,变的是后面的“3”。这个“3”是指从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这6个科目中选择3门科目参加高考,分数计入高考成绩(浙江省较特殊,还有一门技术课,7个科目选3科)。选考的这3科各自都是100分满分,选科时不再有文理科的限制,但是选考的3门科目,不是以原始得分计入高考总成绩,而是实行等级赋分制。
“3+X”与“3+3”模式的对比如图2-1所示。
三、何谓“等级赋分制”
在说明“3+3”模式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个新概念,那就是“等级赋分制”。那么何谓“等级赋分制”,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
我们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概念,即实行等级赋分的必要性。
在“3+3”的选科模式下,高考录取面临着一个新问题:报考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选科组合。在新高考的录取规则下,大学里的某专业,一般会对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有选科要求:
·规定1门选考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2门选考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2门选考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规定3门选考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3门选考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不提选考科目要求。
在初始状态的“3+3”模式下,高校原本对报考自身各专业的要求都比较宽松,在2021年前,很多高校过半的专业都没有明确选考科目限制。但是随着近年“物理弃考”“化学弃考”等现象陆续出现,教育部专门发文强化了对物理、化学等科目的选考要求。(具体参见教育部2021年最新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目前来看,有选考1科或2科限制的专业占据了多数,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只剩三分之一左右,而3科均规定必选的专业,仍然是极少数,大多出现在医学类专业,规定的必选一般是“物理+化学+生物”组合。
第一章 从大历史看新高考改革 / 001
一、新高考将取代旧高考成为“新主流” / 002
二、新旧高考模式的根本差别 / 005
三、新高考改革发轫于高校“自主招生” / 008
四、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 / 010
五、中国高考改革的全新篇章 / 013
第二章 新高考政策概览之“3+3” / 017
一、新高考并存两种选考模式 / 018
二、何谓“3+3”选考模式 / 018
三、何谓“等级赋分制” / 020
四、新高考为何要从“3+X”变成“3+3”? / 026
(一)打破文理分科模式 / 027
(二)给学生高考选科和未来前途的更大自主权 / 028
五、“3+3”模式对高考主科产生的影响 / 030
六、“3+3”模式对高考选考科目的影响 / 031
七、合并本科批次,专业类平行志愿录取 / 033
八、新高考模式下的多元评价录取方式 / 035
(一)“强基计划” / 035
(二)综合评价 / 036
九、新高考核心理念的转变 / 037
第三章 新高考政策概览之“3+1+2” / 041
一、新高考选科模式“3+1+2”与“3+3”的主要区别 / 042
二、新高考选科模式“3+1+2”的具体规定 / 044
三、“3+1+2”模式下等级赋分规则的变化 / 047
四、新高考“3+1+2”模式对考生的影响 / 050
第四章 新高考政策下的选科策略 / 053
一、如何选科是新高考政策下第一难点 / 054
二、建立选科决策的三大认知基础 / 055
三、大学专业(类)的选科限制要求 / 058
四、等级赋分制对高考选科的影响 / 068
五、“3+3”模式下20种选科组合分析 / 073
六、“3+1+2”模式下的选科策略 / 079
(一)“3+1+2”模式下等级赋分制影响力弱化 / 079
(二)“3+1+2”模式下,专业与选科间更深度绑定 / 080
(三)“3+1+2”模式下,物理组选科组合分析 / 081
(四)“3+1+2”模式下,历史组选科组合分析 / 083
七、建立个人选科策略的总体公式 / 085
(一)必考学科 / 086
(二)优势学科 / 086
(三)潜力学科 / 087
。。。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