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轻松写好个性作文
0.00     定价 ¥ 3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6850933
  • 作      者:
    王德山,等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全国各地特级教师与高考辅导专家教你——
  轻松写好个性作文
  各省市区最新三年高考满分作文教你——
  赢在2016高考作文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德山,河南濮阳人,1957年生,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大兴区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曾获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
  多年来主编、参编教材、教辅书籍20余种,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中华诗词》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70余篇,写出下水作文74篇。2012年5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学生实用〈论语〉读本》一书,受到广泛好评。
  1997年提出“特色作文”的教学理念,2012年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指导下,申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个性发展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获得批准立项。三年来,带领北京、山东、安徽、江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市许多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实验,取得了优异成绩,产生了较大影响,《轻松写好个性作文》一书即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点拨篇
  第一章  考题及其材料的类型
  人人重视审题,但多数人不重视审读命题的类型。我们认为,只要审题,就必须首先考虑命题类型。自2007年以来,我们开始研究高考作文命题类型,初步把高考作文命题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两类。
  第一节  单纯类型
  单纯类型又可分为四个小类:
  一、纯话题
  话题作文萌芽于1999年,当年的试题如下: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高考过后,许多人发表文章,称这一年的作文为话题作文。于是,到2000年,“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命题类型,正式进入高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现在来看,起初的话题作文,严格来讲,属于材料加话题的复合型命题形式。真正的纯话题类作文命题,出现在2007年,请看当年的山东作文题: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8年,山东又出了一道纯话题作文的题目: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大概山东命题组发现当时盛行的话题作文试题中的材料是多余的,于是删掉了材料,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纯话题作文。纯话题作文,并没有消除话题作文限制性过低的缺点,所以,除山东试用两年以外,这种命题形式并没有流行开来。
  二、纯标题
  纯标题作文,是最为传统的命题形式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25道纯标题高考作文试题,举例如下:
  1.2004年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2005年北京卷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3.2010年北京卷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4.2011年湖北卷
  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5.2011年四川卷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6.2011年安徽卷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2011年山东卷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三、纯半标题
  纯半标题作文,即把作文命题的一半权力还给了学生,增加了学生写作的自由度,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和考试命题形式。在高考试卷中,纯半标题命题形式产生于2009年,是采用较少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如:
  1.2009年高考湖北卷
  请以“站在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点拨篇
第一章  考题及其材料的类型
第一节  单纯类型 1
第二节  复合类型 7
第三节  材料的类型 12
第二章  纯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第一节  主要人物 19
第二节  主要事件 21
第三节  重要词句 23
第四节  整体把握 25
第三章  其他类型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第一节  纯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8
第二节  纯标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9
第三节  纯半标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30
第四节  复合类型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31
第四章  作文的材料
第一节  高考范文的启示 35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材料观 36
第三节  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39
第五章  作文的思想感情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  思想感情 42
第二节  思维方法 44
第三节  古代策问的启示 47
第六章  作文的体裁
第一节  论述类文体 48
第二节  实用类文体 50
第三节  文学类文体 51
第七章  作文的结构
第一节  横式结构 54
第二节  纵式结构 55
第三节  顺序与段落 56
第八章  语言与构思
第一节  作文的语言 59
第二节  作文的构思 61
第九章  2015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解析
第一节  纯材料试题 63
第二节  材料加话题 70
第三节  材料加标题 73
第二部分  示例篇
一、审题四法
1.整体把握法  自己的风采 2015新课标卷II黑龙江  75
2.主要人物法  爱如禅 2015重庆  76
3.主要事件法  最具风采的小李 2015新课标卷II黑龙江  77
4.重要词句法  卖猴粮者言 2014新疆  78
二、立意十五法
5.真情实感法  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2015新课标卷I河北  79
6.阳光心态法  我的青春我做主 2015上海  80
7.崇高壮美法  “范儿”的“正能量”标签 2015天津  81
8.谈禅论道法  善良如花 2015重庆  82
9.阐明主张法  焐热冷漠 2015重庆  83
10.针砭时弊法  智慧之光 2015江苏  84
11.聚焦话题法  生活智慧和城市景象 2015江苏  85
12.不偏不倚法  作品与作者 2015浙江  86
13.反弹琵琶法  距离,让你我更美 2015安徽  87
14.朗月普照法  月光照亮沥青路 2014湖南  88
15.名人忏悔法  周瑜的忏悔 2013河南  89
16.儒学为本法  方圆之道 2013湖北  90
17.道家智慧法  上善若水任方圆 2013湖北  91
18.扣问心灵法  叩问心灵 2013湖南  92
19.中庸平衡法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2013四川  93
三、构思二十二法
四、体裁十七法
五、材料十九法
六、思维十五法
七、结构八法
八、修辞十八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