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的颜色是红》:
小岛·潮声
小岛
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多摄氏度吧。没法子,谁叫这儿离赤道近呢。也算是一种近水楼台吧。将军不怕热,当年收复礁盘那一仗,他在这里负过伤。那时他也就是和这帮兵一般大,嘴上刚冒出胡茬茬。那次他腿上让弹片擦划了一下,鲜红的血洒在雪白的珊瑚礁上,在将军的记忆里构成了一幅难忘的图画。那点儿伤,本不是大事,可就因为天热,伤口感染了,差点要了他的命。后来,因为补给上的困难,小岛上一度没有驻兵,直到去年。
小岛不到一个足球场大,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所以,到第五分钟时,将军就发现了问题。
“礁堡南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是暗堡?”将军说着就走了过去,才看清那儿用珊瑚礁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掀开油布一角,竞露出一片绿绿的菜地。
将军不禁一愣。他知道,在这个地方,植物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缺蔬菜,不少战士一上岛,很快就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烂掉一大半。即使有幸存的,叶类菜过不了两天,瓜果类最长也熬不过一个星期。其他时间,最好的就是酸菜罐头了。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地,将军真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队长说,他们搞了人造地。
将军说:“我当然知道是人造地,问题是这土是怎么来的?菜又是怎么长起来的?”
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的大棚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为防晒。菜地里的土都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都从老家?”将军一时纳闷儿,“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是呀,可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您看,不少北方的菜在这里都活了。”
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光小白菜秧子就有好几种。
将军航海多年,方位感很强,看天看地就能分出东南西北。他马上明白为什么这菜地要放在礁堡的南面:太阳是从北方朝这边射着。选这个地方种菜,才能正面挡住紫外线强照的光。
“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貌。”队长自豪而又诡秘地一笑。
将军的眼光抓住了这一笑,心想:小鬼,还有什么瞒着我呢?就说:“好,我就在晚饭后来看。”
同行的秘书着急了:“首长,不是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的吗?”
将军当然不会忘。还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礁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但现在,他对随行人员说:“你们乘快艇返回,我在岛上不光吃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
大家都很吃惊。
秘书马上问队长:“晚上岛上吃什么?”
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秘书更急了:“您的血压和血脂……”
将军挥挥手:“就这么定了。”问队长:“欢迎不欢迎?”
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将军又问围过来的战士们:“你们欢迎吗?”
“欢迎!”
将军点点头。他要住下来,可不是因为队长那一笑。他是想,要是这里种菜的法子真能推广,那对这一带守岛的部队作用可太大了。这种问题看上去很小,却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
晚饭时,队长陪将军来到队部,办公桌上摆了好几个盘子,有罐头,还有几种鲜鱼。将军知道这儿有鱼不稀奇,也就没说什么,坐下来拿起了筷子。
就在这时,炊事员端来一个盘子,将军一看,脸色马上变了。那是一盘小白菜。
“这是谁的主意?”将军问道。
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大家的?哼!”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我说和战士们一起吃,你劝我说我去了他们会拘束,我就听了你的。现在倒好!我问你,战士们有蔬菜吃吗?
“一个星期吃一次。”队长声音小了。
“我问的是今天。走,去看他们吃什么!”
队长急了:“首长,您别去了,这盘菜您一定要吃下去,要不,您会后悔的。”
将军一愣,不明白队长说的什么意思。
队长想了想,对将军说:“您等一下。”他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跑了回来,指着窗外:“首长,您看。”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看去——
那一片油布已经被掀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竞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