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全面小康奋斗有我
0.00     定价 ¥ 6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44187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读懂中国——全面小康奋斗有我”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的成果。该活动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亲身参与者与见证者的人生经历,讲述他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精准扶贫等方面所做出的不平凡的贡献。全书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强调故事性育细节的描述,他们与祖国同成长的这些奋斗故事,是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而讲述,是鲜活、生动、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引导青少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启发他们坚定信念、强化本领,为腾飞的中国书写时代音符。
展开
精彩书摘
刘素萍:英雄人生时代同频,一生奉献步履难停
1926年,一个女孩降生在东北一个书香人家,家庭熏陶让她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然而“九一八事变”却使她失去至亲,饱受家破人亡之痛。1945年,年方十九的她加入了八路军地下武工队,奔赴关内抗日救亡,紧接着又参加解放战争,共立大小功勋十余次。救亡与革命给刘素萍“扣上第一粒扣子”,也为其一生奠定了奉献的基调,涂抹上英雄的底色。
回顾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刘素萍老教授的经历,她的确践行了“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人生信条,她的一生既有惊心动魄的英雄时刻,又有最伟大的小事、最日常的奋斗,于平凡处见奉献,于无声处听惊雷。
抗美援朝断发出征:家国大义,力所能及:记录时代,铭记历史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素萍刚好取得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机会。上学还是上战场?这个刚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二十多岁的女子毅然选择了后者。刘素萍天天参加部队大练兵,训练中长辫子总缠在枪上,她索性把头发剪短。1951年春节刚过,所在的队伍第二天就要开拔,她却还没有得到随部出征的批准,她“不干了”,找到政委软磨硬泡:“抗日、解放战争我都能上,为什么现在不让我上?女同志怎么不能保家卫国?”磨到夜里十二点,政委终于同意了。就这样,她带着当晚政委夫人赠她的一把小手枪,满怀豪情地奔赴朝鲜。
白天敌机随时轰炸,部队只能在夜里行进,一夜行军七八十里,她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从没掉过队。爬雪山、蹚冰河,抓起炒面就雪充饥,她和其他同志一样行军,从未要求过特殊照顾。一次她跌下山坡,满脸血瘀,但念及卫生员照顾伤员十分忙碌,她硬是自己咬牙挺了过去。
在前线,她把战斗情况和英雄事迹写下来,印成油印小报,直接送到最前沿阵地,以鼓舞士气。在激烈的战斗环境下,她常常不吃、不睡,拼尽全力完成任务。战役告捷,已经独自坚持七天七夜的她累得昏倒了。她因此立功,回国后作为代表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在全国各地做汇报。
战争中,她亲历了战友的牺牲,有曾笑嘻嘻地对她说从阵地下来一定要记下他事迹的小战士,和黄继光一样冲上去堵住了机枪枪眼;也有一起写稿、配合默契的搭档,在不远处被落到身上的炸弹炸得粉身碎骨……
“不经历战争,不知道和平的珍贵;不直面生死,不知道英雄的伟大。”刘素萍曾记录下那个时代和那些英雄,希望人们能永远记住他们。的确,铭记这段历史,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法学之路刻苦钻研:学海无涯,排除万难:珍惜时代,步履难停
1954年,归国的刘素萍考入了人大。当时她还对法学没有概念,老师劝说道:“国家建设工农业固然重要,但依法治国也很重要。”她心想这也是报效国家的方式,便走进了人大法律系。
刘素萍始终谨记:她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进校园的,不好好学习对不住逝去的战友。大学四年,她一刻也没放松过学习。四年学习结束后,她以“三好学生”和全优的成绩毕业,之后留校任教,逐步成为民法教研室的负责人。
在那个条件艰苦、环境多变的时代,刘素萍为学校学科的发展拼尽了全力。没有会议室,她家就是教研室的会议室;人才断层,哪怕三番五次跑到工厂要人,她也要想方设法排除阻力,为今天的人大法学院培养了中坚力量;住宿条件简陋,夏夜房间里酷热难耐,她就双臂裹着湿毛巾降温,每每写到凌晨三四点钟;人大复校以后,她立马组织编写、出版一大批急需的优秀民法学教材……
刘素萍在人大的法学之路,是一段学海无涯、刻苦钻研的奋斗历程。她时刻不忘社会的需要,紧紧抓住时代给予的机会,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挑战和使命,环境和条件虽变,刘素萍作为人大法律人,坚定的信念与奋斗的姿态永远不变。
公益服务依法维权:德才兼备,心系群众;民主法制,勇于实践
作为婚姻法领域的主要专家之一,刘素萍向来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贯彻、执行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1963年,她与全国妇联合作,深入湖南农村调查有关婚姻法的执行情况和妇女权益等问题,历时三个多月,收集了大量素材并撰写了多部调查报告。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样的努力仍在继续。1982年,她协助北京市妇联创建的以保护妇女权益为宗旨、全部由女律师组成的第八律师事务所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为了给本系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她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借钱、借桌椅板凳办起了第十律师事务所。针对一些啃不动的“老、大、难”案件,她和律师事务所兼职的老师们排除干扰、竭尽全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案中如何使用法律、运用法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体会,成为她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宝贵资料。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学是世俗而不庸俗的“经世致用”之学。学问不能仅仅是谋生之术,法律人也不是牟一己之私的利己主义者。实现社会正义的强烈使命感,以及到实践中去追寻
展开
目录
上辑
红色记忆:老战士篇
刘素萍:英雄人生时代同频,一生奉献步履难停
奇琳华:心归处,是家乡
李淑民、章绍舜:绽放在保家卫国战场上的青春之花
王正忠:老骥伏枥志千里,奉献青春卫国家
黄会林:清川江畔谱就爱国画卷,京师讲坛书写教育人生
胡作群:行为人师,惠吾一生
李松仁:李松仁教授的战士情怀
张云成:小我融入大我,矢志不渝兴祖国
王苏光:扶贫扶智情系谷罗,助力小康奋斗有我
科技报国:院士篇
文圣常:耕海踏浪谱华章
鲜学福:“90后”的奋斗——迎接小康
郑光美:春风化雨育桃李,言传身教树楷模
陈景:创新不言败,心系家国事
余贻鑫:育栋梁之材,展大师风范
刘大响:逐梦动力,我心飞翔
敬业奉献:楷模篇
税显光:松柏常青,奋斗不老
叶连平:三尺讲台,鲐背之年
黄良余:饮水思源塑楷模,一生专精铸合金
汤瑞仁:她像火红的杜鹃花
方华灿:赤胆油燃拓前路,薪火不灭照未来
侯德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拓荒教育敢吃螃蟹
杨永光:稻菽千重浪,老骥下夕烟
侯朝炯:不休朝枚肩矿业,双眸炯炯育后人
王世昌:运“化”格物致新知,矢志报国终不悔
邵春亮:助力奔小康,再谱育人篇
顾安全:峥嵘交运路,科研爱国心
张绍文:默默闪光,致敬一生耕耘
唐明光:蹚出一条中国的光纤通信之路
柯桂兰:“白菜女王”:幸福是奋斗来的
崔广柏:八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治水兴利
熊仲彬:夕阳依旧绚烂
黄震华:老牛自知夕阳晚,无须扬鞭自奋蹄
蒋秀明:心系时代朝阳,书写无悔年华
袁琴华:琴奏华章,助力中国圆梦太空
张本:逐梦南海,奋斗全面小康
万辅彬:老骥存壮志,与国行千里
李乡旺:让地球癌长出绿的教授
唐国兴:心系祖国,行在路上
欧阳若:了不起的“少年”
冯忠绪: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陈良尧:砥砺前行,我与祖国共命运
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老专家、老教师篇
顾淦臣:上善若水,世纪风华
张厚福:一生所念为家国,一书传世育英才
俞万禧:科学高峰不老松
孙材江:大医风骨
王文颖:为珠峰画像的人
孙锡衡:艰苦奋斗严治学,桃李满园一甲子
孙祖望:吾辈仰望——与祖国一起成长的园丁
张炳根:心怀大爱行致远,纳得百川归海来
曾宪通:继往圣绝学,传文化薪火
熊琦华:双肩担起兴邦任,初心不改石油情
钱习之:天下柔者莫过水,耄耋依旧济莘莘
张国榉:红色报国心,情怀筑梦人
王德炳:医道仁心,历苦弥真
林大铨:肩负责任,心怀理想
张捷贤:好老师是青年的“人生领航员”
朱凯:甘洒余晖映朝阳
刘珣:五十六载汉教路,耋寿之年步未休
谷世喆:传道授业,薪火传承
林玳玳:育峥嵘,绘家国
陈向荣:一轮明月照天心
周鸿:读懂周鸿教授的“人类生态学之路”
周鸣鸣:兼善文化,天生结缘
郑连斌:三十载初心不改,绘制中华民族体质“地图”
邢国风:我只是中国麦浪上的一朵小浪花
敖昌群:祖国,我们与你同在
潘宝柱:一位驰而不息、退而不休的“老学工”
王代永:退而不休,甘做为民不老翁
王香婷:屡变星霜,坚守如一
吴云珠:教学互长深耕不倦,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楼时伟:我眼中的“老楼”
徐爱兰:将奉献精神写进生命里
张晶:诗心书人生,铸魂育新人
沈丽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赵兴宏:一片丹心育桃李,三生碧血谱春秋
王丽雅:带给人们光和热的心灵按摩师
倪文东:书道传承,师道传薪
鄢益之:赤橙衣下赤诚心
甫玉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下辑
齐奔小康:扶贫篇
刘林德:水果产业精准扶贫,南曼抗癌不忘初心
高令印:从深耕国学到扶智乡里
董湘岩:发挥余热,助力大茂山脱贫攻坚
张运明:打造环保人造板,助力云桂奔小康
庄灿然:“辣椒大王”的火红人生
王景晨:耄耋之年初心弥坚,稻花香里笑说丰年
毛华岳:永不退休的名誉校长
谢毅:毅然赴滇一生一次,心系小康一生一世
文成敬:只要干得动,就要好好干下去
郝玉贤:全面小康,建成有你
王桂林:教育扶贫书写奋进华章
杨志荣:草原花开,奋斗有我
黄刚:坚守初心理想,投身教育扶贫,用爱谱写师魂
张建永:逆行贫困乡村,绘制湘西壮景
王健:和你在一起
乐平:从理论到实践,点燃扶贫“星星之火”
王焱:偶然相遇,长久心系
王金初:偏远山区的坚守者,小康大道的引路人
孙建设:风,吹红了太行山
宋雨:驻村扶贫春秋三载,党员信念昂扬不灭
应铁进:初心铸造前行动力,耕耘守护时代新生
张雯蕊:饱含一片“痴心”,助力全面小康
王炜: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