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外名人故事(无障碍阅读 新课标·新阅读)
0.00     定价 ¥ 23.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2056322
  • 出 版 社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中外名人故事(无障碍阅读 新课标·新阅读)》:
  三国时期,有位水镜先生,“水镜”是他的号,他真名叫司马徽、司马徽先生_生收了很多徒弟,可有所建树的只有三个人:诸葛亮、庞统和徐庶。
  这三个人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庞统在西征途中不幸早年身亡;只有诸葛亮奋斗一生,很有成就,也最有名气。
  为什么水镜先生只有这三个徒弟出名呢?水镜先生住的村子叫水镜山庄,这年,水镜先生共收了十多个弟子,他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因材施教。两年之后的一天,水镜先生把他们叫到一起,说:“徒儿们,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是该出师的时候了。五天后考试,考试合格的算出师了,算我的学生;不合格的,以后不准叫我老师,也不准向别人说是我的学生。”语气异常坚定,不可动摇。
  考试这天,风和日丽。水镜先生端坐在正座,十几个弟子们垂手侍立。他说:“今天,我只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正中午,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这所房子,谁就算出师了,否则,按照几天前说的办!”说完这番话,水镜先生再也不说话了。
  一听这个题目很多人傻了眼,等了一个时辰,才有人试着说:“老先生,后院着火了。”再看水镜先生,眼皮都没抬一下。又有人说:“屋外有老朋友求见。”结果仍然一样。
  这时,徐庶趁着水镜先生忙于应付其他学生,写了一封信,谎称是家里来的信,哭着对老师说:“司马老先生,昨天晚上有人捎信给我,说家母病重,我情愿不参加考试了,请允许我回家吧!告辞了,老师!”说完就要走。“站住,小小伎俩,岂能瞒得过老夫,想要回家,午时过后再说,少要哕唆。”水镜先生一句话揭穿了徐庶的计谋。徐庶只好退立一旁。
  这时,庞统走上来,连着用了前面的办法试了几次,然后对水镜先生说:“先生,我不能得到你的允许走出屋子,请让我站到院子里,我保证能让先生答应让我进来。”庞统恳切地说。
  “尽耍小聪明,还不退下。”水镜先生也明白庞统的计谋。
  这时,诸葛亮却趴在桌子上呼呼睡着了,眼看时间就到了,还没有一个人能说服水镜先生。诸葛亮爬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一个懒腰,双眼一亮,瞪着水镜先生说:“你这个老家伙,尽出些刁钻古怪的难题,成心让我们为难,我不当你的徒弟了!你们也别上了这老头儿的当,都别做他的徒弟了。快还我三年的学费。”说着说着,诸葛亮便上前一把抓住水镜先生的衣襟,一边说一边扯。水镜先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经学家、大学士,有身份有地位,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他平时对诸葛亮格外爱护,今天为了一道小小的考题,诸葛亮竟然侮辱起老师来,真是岂有此理。水镜先生气得浑身哆嗦:“如此不肖的学生,要你何用,欺师灭祖,我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收你,我不想再见到你了,你趁早离开我的水镜山庄。
  ”可诸葛亮不依不饶,仍然扯住水镜先生的衣襟不放,连吵带闹。这时,徐庶、庞统赶忙过来,拉开诸葛亮,连推带搡地把诸葛亮推出了大门。一出大门,诸葛亮也不吵不闹了,冲着庞统和徐庶一挤眼,说:“嗨,咱们不是出来了吗?”两个人这才恍然大悟:“那么说,我们两个也出来了。”结果三人哈哈大笑。
  然后,诸葛亮在院里找了一根棍子,双手捧着走进了屋子,向余怒未消的水镜先生跪倒:“恩师请恕徒弟不敬,方才为了考试,不得已而为之,望恩师不要怪罪,这有木棍一根,请老师尽管责打。”水镜先生这才明白过来,立刻转怒为喜,说:“你考试过关了!”“先生,我还有个请求。”“说吧。”“刚才,徐庶和庞统把我从屋子里拉到了院子里,他们俩也经您允许出去了,请赐他们俩出师吧!”“好吧。”从此,这三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这也就是水镜先生收徒弟不少,可承认的只有这三个人的缘由了。
  建安六年(201),逐鹿中原失败的刘备率部投奔刘表,刘表让他屯扎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南)。
  刘备手下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战将,也有孙乾、简雍等谋士,但是孙乾、简雍的才能一般。于是,刘备在荆州到处寻访人才。
  有一次,刘备到襄阳向司马徽访问世事,司马徽说:“我不过是一个儒生俗士,哪里晓得多少时务?识时务者是那些俊杰之士,这里的伏龙、凤雏,正是这样的人才。”刘备问谁是伏龙、凤雏?司马徽说:“那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备受刘备器重的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一条真正的‘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见反复有人推荐这个人,便对徐庶说:“那就请你找他来见我吧!”徐庶说:“此人才智过人,满腹韬略,见识高深,非比等闲,不能招之即来,还是请将军亲自去见他为好。”于是,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到隆中去寻访年仅26岁的诸葛亮,前后去了三次才见到,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新局面,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
展开
目录
中国名人故事
苏武
诸葛亮
扁鹊
孙中山
司马光
刘胡兰
郎平
钱三强
戚继光
关天培
栾菊杰
郑成功
鲁迅
宋应星
辛弃疾
孔子
司马迁
林则徐
谢希德
郑和
徐志摩
屈原
李时珍
齐白石
陈中伟
李广
汤显祖

外国名人故事
恺撒
米丘林
托德
苏格拉底
海顿
富兰克林
丘吉尔
米勒
雨果
汤姆孙
哥白尼
法拉第
柏拉图
弗莱明
普里戈金
兰德斯坦纳
亚历山大
达尔文
拉姆赛
肖洛
摩尔根
魏兰德
惠普尔
瓦特
莱希斯坦
辛格
贝可勒尔
齐奥尔科夫斯基
安徒生
华盛顿
比尔·盖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