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西游记(无障碍阅读)/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0.00     定价 ¥ 25.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1091865
  • 作      者:
    吴承恩
  • 出 版 社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展开
精彩书摘
  《西游记(无障碍阅读)/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相传远古时候,天下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临近东海,海中有座花果山,山上猿猴成群、鹿鹤成双,又有奇珍异草。山顶有一仙石,一日突然进裂,化成一只石猴。石猴睁开双眼,两道金光直冲天府,于是玉帝派千里眼、顺风耳前去察看,二人回禀说是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进裂了,化成一只石猴,玉帝听了便不再理会了。
  石猴每天游戏山中,吃山果,喝山泉。一日,石猴与猴群在山涧洗澡,一只猴提议前去寻找水的源头。群猴顺水来到一道瀑布前,众猴说:“谁若能进去瞧瞧,不伤身体,我们就认他做大王。”石猴听了,跳出来说自己敢去。说完,他一闭眼,纵身跳进了瀑布,却发现里面无水,但有一座铁板桥。桥的对面有一个山洞,洞里摆着石床、石座、石锅、石碗、石盆、石灶,正中有一石碑,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看了十分高兴,又纵身跳出瀑布,将自己看见的告诉了众猴。众猴跟着石猴进了瀑布,来到洞中,各个争盆夺碗,十分热闹。随后石猴往当中石椅上一坐,说起了当初的约定。众猴一听,纷纷跪下叩头,口称石猴大王。但是,石猴嫌此名不好听,便改名为美猴王。
  这一日,美猴王正与群猴欢宴,忽然落泪。众猴不明所以,慌忙询问,猴王说:“虽然我们如今自由自在,逍遥快活,但总有一天会死去,受那阎王的管束。”
  一只通臂猿猴听后便告诉他,可以前往古洞仙山,寻访名师,学成长生不老的法术,这样就能避免受阎王管束了。美猴王听了,转忧为喜。
  次日,猴王便撑着群猴扎的木筏,带着他们采的果品,漂洋过海来到了南赡部洲。他在那里寻了八九年也未找到仙山洞府,却学会了人的语言和礼节。于是他又编了个木筏,来到西牛贺洲。
  一日,他登上一座高山,见风光明媚,山清水秀,心中猜想山中必有神仙居住。猴王正想着,忽闻一阵歌声传来,细细一听,原来是在劝人淡泊名利,修仙成道。猴王连忙循声找寻,只见一位樵夫正在边砍柴边唱歌。猴王连忙上前跪倒,口称老神仙。樵夫赶忙扔下斧头,说道:“我以打柴为生,每日都要为衣食奔波劳碌,岂是神仙?”猴王说:“你所唱之歌说交往非仙即道,若非神仙,岂能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便笑说此歌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教授的。猴王问明路径,谢了樵夫,便奔那洞府去了。
  猴王找到洞府,见洞门紧闭,正要上前敲门,忽见洞门大开,从中走出一个仙童。猴王上前深施一礼,那仙童说:“我家师父说门外来了一个寻师学道的,莫非就是你?”猴王忙点头称是。那仙童便带着猴王进了洞府。
  猴王见一个老神仙端坐在台上,两旁侍立着三十来个小仙,赶忙跪下叩头,说:“祖师,我是虔心来学道的。”祖师问:“你是哪里人氏?叫什么名字?”猴王回答:“弟子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进裂所生,所以尢名无姓。”祖师听了暗暗高兴,说道:“原来你是天生地长,我看你相貌举止像个猢狲,你就姓孙,法名悟空怎么样?”猴王非常高兴,连忙叩头谢恩。
  悟空每天与众师兄弟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闲下来就养花修树、打扫庭院,转眼过了六七年。这一天,祖师登坛讲道,正讲着,忽见悟空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就呵斥道:“悟空,为什么癫狂欢舞,不听我讲?”悟空忙说:“弟子听到妙处,情不自禁,望师父恕罪!”祖师问道:“你来洞中多久了?”悟空答道:“弟子不知年月,只知道山桃熟了七次,我已饱饱吃七回了。”祖师说:“七年了,你想学些什么道术?”悟空说:“但凭师父教我,只要有些道气儿就学。”祖师便说了“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几个傍门。悟空只要一听不能长生不老,就摇头说不学。最后,祖师生气地拿起戒尺,照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背着手走进里间,关了中门。众人纷纷埋怨,悟空却暗自高兴。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悟空悄悄来到后门,见门半开着,便侧身走了进去。悟空见师父正在熟睡,不敢打扰,就跪在床边等候。没多久,师父醒了,见到悟空,便假装怒道:“你这猢狲,不好好睡觉,到我这里来做什么?”悟空说道:“师父白天打我三下,关闭中门,明明是要我三更时候进后门前来学道。师父,你就教我一些真本事吧。”祖师知道悟空悟性高,很高兴,便把长生法诀教给了悟空。
  如此过了三年。这一日,祖师叫来悟空,问道:“悟空,你的长生之术修炼得怎么样了?”悟空答道:“弟子的根基已经坚固了。”祖师点点头,说:“你虽然学会了长生之法,但仍有三次大灾需要躲避。我这里有两种躲灾之法,一种是三十六般变化,一种是七十二般变化。你愿意学哪一种?”悟空忙说:“弟子愿学变化多的。”祖师便传了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口诀。
  这一天,祖师又问:“悟空,你的飞举之功修炼得怎么样了?”悟空便飞了一次。祖师看后,笑着说:“刚才你一去二三里,离地四五丈,还算不得是腾云之术。”悟空便求祖师教他腾云之术,祖师说:“看你腾飞的样子,就传你个筋斗云吧。”悟空问:“筋斗云去得快吗?”祖师笑道:“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悟空记住筋斗云的口诀,勤加练习,很快便学会了筋斗云。
  ……
展开
目录
第一回
闹天宫孙大圣扬威名
第二回
取真经唐三藏收高徒
第三回
高老庄猪八戒归正途
第四回
戏唐僧白骨精寻死路
第五回
斗黄袍美猴王弃前嫌
第六回
战二妖孙行者费周折
第七回
宿寺院贤师徒雪沉冤
第八回
救众僧车迟国斗妖道
第九回
通天河悟空驱妖救童
第十回
女儿国唐僧以理止情
第十一回
真假行者搅乱大乾坤
第十二回
悟空三借宝扇灭火焰
第十三回
唐僧虔诚扫塔辨奇冤
第十四回
孙大圣朱紫国施妙手
第十五回
狮驼岭美猴王降三妖
第十六回
功成行满五圣终成真
练习题集锦
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游记》读后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