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故事会
赵盾礼退杀手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大臣叫赵盾,他忠诚正直,奉公节俭,很受百姓称许。当时的国君荒淫无道,赵盾便时时处处劝谏君王。然而,君王不但不纳谏,还因此非常憎恶赵盾。
有一天,君王突然起了歹念,他想:“这个赵盾总是不顺我意,跟我唱对台戏,不如派人解决了他,除去这个眼中钉!”于是,他雇了名身手不凡的杀手,吩咐他尽快杀了赵盾。
这个杀手名叫麑(chuni),他接到君王的命令,自然不敢耽搁。第二天凌晨,他便摸黑潜伏到赵盾家中。他敏捷地翻过墙进入院内,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摸索着前行。
这时,麑见不远处一间房舍内有亮光,便轻手轻脚地朝这间房舍走去。房舍的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人影!麑心里一震,赶紧闪到不远处一棵树后藏身。他偷偷朝屋内观望,只见赵盾已穿好了朝服,戴好了朝冠,正端坐在几案前闭目养神,等待着上早朝。几案上,卷册、笔墨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麑见了此情此景很是惊讶,不由自主就退了出来,心里感慨道:赵盾独处时都毕恭毕敬,居室整洁,穿戴整齐,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啊!怎么也不像君王口中的无礼之辈。麑犯了难: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我不杀他,就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我哪能在世上做人呢?最后,麑就撞槐树自杀了。
聆听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译文
天亮了就起床,先洒水把庭院打扫干净,要让室内外都整洁;天晚了就要休息,睡前关好门窗,必须亲自查看。
小叮咛
赵盾对居家环境、个人仪容的打理,让杀手心生钦佩,不惜牺牲自己挽救国之栋梁。小朋友,重视居室整洁、衣冠整齐、仪容端正,是对礼仪的最基本践行。希望你每天以此审查一下自己哦!
2.衣着要舒适得体
故事会
北宋版“犀利哥"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官至宰相,名扬天下。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样光鲜亮丽的王安石,据说在生活上却是不拘小节。他总是不修边幅,很不讲卫生,称他为北宋版的“犀利哥”毫不为过。
据说王安石很不爱洗脸、洗澡,以致脸上积了厚厚一层污垢。他的家人见他脸色发黑,都以为他生了重病,就赶紧去请郎中来诊治。郎中一见,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哪是什么病,只是脸上老泥太厚重啦,洗一洗就好啦!”
家人便立马端了热水,拿了皂荚子,请王安石洗脸。谁知王安石毫不领情地说:“我天生就长这么黑,再怎么洗也洗不白,别瞎折腾、浪费时间了!”
王安石的卫生习惯简直到了恶心人的地步,他可以随时从衣服里捉出几只虱子来。有一次,皇帝召见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国事。谈话间,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顺着他的胡须蜿蜒而上。皇帝看见后,不由自主笑出了声。其他几位大臣顺着皇帝的目光一看,也忍俊不禁。王安石却丝毫没有察觉,继续滔滔不绝地谈论。
退朝后,王安石好奇地问一位大臣,刚才皇帝为何发笑。这位大臣便风趣地说起了虱子爬在他胡须上荡秋千的事。王安石听后,尴尬不已。
聆听家训
凡著衣,常加爱护。饮食须照管,勿令点污。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
——[明]屠羲时《童子礼》
译文
凡是穿衣服,要时常加以爱护。饮食必须看管好,不要染上污渍。走路时必须看顾好,不要沾上泥渍。
小叮咛
“衣贵洁,不贵华”,穿着打扮应以舒适得体为要,保持干净整洁。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衣冠不整但内在修养很高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如王安石,仍有不少人厌弃他。所以,小朋友,我们应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衣冠整洁得体。
P2-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