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通识书系·新教育文库:新教育年度主报告
0.00     定价 ¥ 3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6401727
  • 作      者:
    朱永新
  • 出 版 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被麦克劳希尔出版集团等翻译为英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对全球发行,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1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以行动深刻改变了20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个行动是“师生共写随笔”。我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写作”带动的是阅读,带动的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对学生来说,则是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实践,倾诉自己的秘密。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上,有300多名老师是我们新教育实践的专栏作家,是我们新教育在线的专栏作家。他们每天在网上与大家交流。这次我们的江阴环南路小学,以前的教导主任、现在的校长对我说,他们参加新教育实验后,以前学生看了作业就讨厌,现在不讨厌了,以前写作文像挤牙膏一样地挤出来,现在从心灵中流淌出来。最近他们出了一本书,我给他们写了一个序言《写作——让人生更加美丽》。事实上,为什么“写”重要,因为为了写得精彩,你必须活得精彩。否则你就没有什么可写。我知道在座的许多人是在写作中成长起来的,是在写作中辉煌起来的。《中国教育报》曾专门报道过我们“教育写作”的一些情况。
  第三个行动是“聆听窗外的声音”。聆听窗外的声音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给学生的是“一元的世界”,是一个经过老师过滤的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世界。那么我们通过聆听窗外的声音,把各种各样的人请进来,孩子的视野就能够拓宽。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期间能够真正听满100场报告,我相信他们的心灵会更加充实,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他们创意和创造的激情会更加得到提升。比如在我们苏州,我跟校长们说过,苏州有那么多的外企,为什么不把企业里的佼佼者请到学校来给孩子讲讲?他们是怎样由一个学徒走向CEO的,怎样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世界500强的。每一个故事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样的教育我认为是给孩子一个多元的世界。
  第四个行动是“熟练应用双语”。有许多学校认为是熟练应用英语,有的学校就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做。其实不是的,事实是让你能够说话。英国的一个语言学家发出警告:人类的语言能力正在退化。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校长万毅平先生送给我一本书《闯入美国管理高层》,讲述了他在美国短短几年,为什么能够做得如此辉煌、如此优秀。他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其中有一条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也是跟我们的新教育实验非常有关的,是他对人的讲话能力非常重视。他说:“对于一个想在西方主流社会站稳脚跟的华人来说,口头表达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西方喜欢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的雄辩家,不喜欢表达能力差的内秀的人。”事实上中美教育的差异,已有很多人在不同的方面去总结了。最近北京社科院上官木子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南方周末》,大家可以去看。中西教育的差别到底是什么?他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数理能力,美国的基础教育重视的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一个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人,他具有征服人的能力。因此无论你是学界领袖、商界领袖、政界领袖,你要做任何事情都要沟通。所以,在我们的新教育学校,我们要求能够给学生一次公开演讲的机会,在全班、在全年级去讲。这个实验我们的实验学校一直没有好好地做,因此在今天我特地要多说几句,我希望我们的实验学校都能够这么做。这个实验不要有什么外在的基础就可以做,在班级说,在全年级说。我们很多的学校有“国旗下的讲话”,有人说“朱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编一本《国旗下的讲话》,我们校长没话说”,我说不要你自己说,让孩子们说。他为了讲得精彩,他必须研究得精彩。并不是往讲台上一站,他就会说话了。为了讲得精彩,他必须读书,必须思考,必须研究。看起来是说,其实是他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说第四大行动,我们的实验学校要继续强化。我相信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一直训练到高中毕业,这个孩子肯定是与众不同的,肯定是能力强的受人欢迎的人。当然,之所以提双语,主要是在有些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说英语。现在我们的英文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语法,而忽视孩子的表达,没有机会讲,课堂上与课后都没有。因此要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没有话语权,没有说话的欲望,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当孩子都不说话的时候,这样的一个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真实地、自由地、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激情演绎新教育理想
一、新教育实验的缘起
二、新教育的五大核心理念
三、新教育“六大行动”的探索与实践
四、新教育“十大领域”构想与实验操作原则

第二章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一、梦想与反思:新教育实验的缘起
二、人本与行动:新教育实验的理念
三、探索与前进:新教育实验在行动

第三章 成就、问题与对策——新教育实验的回眸与展望
一、成绩来自行动与坚守
二、新教育实验的八大问题与反思
三、对新教育实验的三点意见
四、我们的对策与期待

第四章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一、回顾“十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走过的历程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三、新教育在“十一五”的行动创新

第五章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一、共读共写才有真正的共同生活
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文化认同
四、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共同价值
五、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美好家庭
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校园文化建设
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论基础
八、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需要身体力行

第六章 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
第七章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第八章 文化为学校直魂
第九章 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第十章 缔造完美教室
第十一章 研发卓越课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