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别样课堂
0.00     定价 ¥ 3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1998913
  • 作      者:
    彭敦运
  • 出 版 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彭敦运,武汉江夏教科所所长。省学科带头人。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独立完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等24个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表了240多篇论文。著有《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笨孩子的硕博之路》《教育叙事》等13部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四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对于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说,新奇、刺激,但也十分辛苦。其中最难熬的是“饿”。营地规定,这四天里,每个人只许携带1千克干粮,其余的,只能靠自己采集野食来补充,不然,就自动上缴队旗,放弃训练。“野狼”们平时不学生物,临阵“磨枪”又不专心,一入山林就慌了,到第一天天黑时,小组的食物就只剩下3千克了。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明天的晚餐就要“黄”了。没有吃的,怎么坚持训练?放弃,也太丢人了,这不是“野狼”们的作风!“狼头”有些急了,急命大家将食物集中保管。然而,面对着这区区3千克,再怎么集中调配,也解决不了大家还有三天的“饥荒”。李老师看着满头大汗的“野狼”们,用他那粤味十足的普通话安慰大家,“不要紧啦,明天我告诉大家怎么找到吃的啦,跟着我就行啦”。在他的三个“啦”之后,九个人才半信半疑地钻进了帐篷。
  第二天,他们在训练后跟着李老师采集蕨菜、铁菱角、蘑菇,还捉到两条蛇……那天,他们的行军锅里,咕嘟咕嘟飘出来的,是大家从来没有闻过的香味。
  四天的生存训练很快就过去了,“野狼组”顺利夺冠,有意思的是,夺冠后的“野狼”们,竟然还剩下500克干粮。他们把它送给了李老师!
  李老师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转变学生的契机。
  自那以后,李老师的办公室里,常常能见到“野狼”们的身影;李老师的生物课上,“野狼”们也个个兴味十足,而且还把课堂带出满眼生机。
  倾斜的教学场,终于在李老师的课外作用力下,恢复了应有的平衡。
  不久,李老师也被评上了区生物学科的带头人。
  李老师扶平教学场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原来,教学场倾斜的原因,不完全在于知识场不平,而在于垫底的情感场倾斜了。找到了治理情感场倾斜的办法,教学场也就能恢复应有的平衡。
  李老师借助学生生存训练的契机恢复了教学场,虽然只是一个难得的个案,但是,他提炼出来的感悟,却具有普遍意义。
  不错,教学场的确就好比河流中漂行的竹筏,尽管河道蜿蜒曲折,难测风险,但是这竹筏毕竟是人操作的,竹筏上的货物毕竟是人放置的。只要你将货物摆放适当,并合理撑划,竹筏就不会倾斜、侧翻,会平稳地渡过各种急流险滩。倾斜的教学场同样是人驾驭的,要恢复它的平衡,不靠自己靠谁呢?
  课堂教学场是多种场复合的产物,当知识场向左倾斜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情感场的右倾作用力来平衡它。李老师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在不学生物的“野狼”们身上投入了足额的情感,修复了课内的教学场。
  教学,首先是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而许多学生之所以信教师的“道”,原因就在于他们“亲”师。
  “亲”,一个溢满了特殊情感的字眼。
  要让学生觉得“亲”,教师没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显然不行。怎样投入?又在哪里投入?实践证明,在课内拙于技巧的教师,不妨在课外的舞台上试试,这里蕴藏着提升教师亲和力的巨大机遇。无论你开展什么活动,只要能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力的学生,能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获得自尊、自重,了解到自身价值而自豪,他们就有可能在后续的教学中表现积极,发挥出正面影响力。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有可能利用课外兴趣小组,彰显课程拓展的魅力,深化情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活动有不同于课内教学的优势,它可以选择那些更贴近生活,更富趣味而且与考试无关的通俗知识切入,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主要价值;而且还可以借助学校权威,为这些积极参与的学生提供丝毫不亚于课内成绩取得的激励。而这种激励,虽然不入许多人的法眼,但是对于缺乏课程情感基础的“睡仙”们,却常是撬动课程学习的第一推力。
  对于这种别样的激励,我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在教室的墙壁上,用大幅照片来展示这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积极形象。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师生的认同,而且这种特色宣传,还能为各种各样的教学场补强。
  学校的走廊和墙壁文化,除了顶层设计的一般性系统宣传以外,适当加大一点临时主题的渲染力度,不仅不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完整体系,而且还能为这种体系增加特色。更重要的是,让死的宣传为活的人服务,为正在运行的课程教育服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别样的场
第1节 场
第2节 场心
第3节 核的嬗变
第4节 驱动力
第5节 场中交互
第6节 场的分解
第7节 场的合成
第8节 场的补强
第9节 倾听场
第10节 场的后延

第二章 别样资源
第1节 控距候课
第2节 有限拓展
第3节 学习路径图
第4节 读
第5节 题典
第6节 提问
第7节 课堂切片
第8节 每周一热
第9节 激情
第10节 群

第三章 别样教师
第1节 看课录
第2节 邻家看课
第3节 多用后喻
第4节 反向整合
第5节 兜住底线
第6节 从非课情感进入
第7节 课程形象
第8节 特色乐趣
第9节 故事课程

第四章 高效的别样解读
第1节 高效是相对的定性描述
第2节 认定主体
第3节 认定维度
第4节 价值整合
第5节 课堂的经济成本
第6节 数据的启示
第7节 座位的价值
第8节 专业化速率
第9节 操作性评估
第10节 效率均值的管理学价值
第11节 学科课堂总效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