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脑科学·思维·教育丛书:学习学(下卷)
0.00     定价 ¥ 3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100834
  • 作      者:
    温寒江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温寒江,1924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北京三十五中、北京四中、北京八中校长和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过30余年的教学生涯,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35年。先后主持了省部级4个教育科学课题。主持编写了近400万字的《开发大脑潜能,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教育丛书》。出版《师资培训概论》《学习与思维》等9本专著,在《红旗》《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8篇。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9年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展开
精彩书摘
  《脑科学·思维·教育丛书:学习学(下卷)》:
  一、口语时期
  语言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在第一章已概述了语言的产生。语言(口头)相对手势语言有很大的优势,其具有以下两个属性。
  (1)在生产种类日益增多,劳动日趋综合化,群居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交流促进了词汇量的大量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更加细微化,由此,语言具有了可分离性。
  (2)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语言共同规则的产生,又使离散的语言组成一个个句子,用句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语言具有了可组合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先民们的交流中,语言的可分离性、可组合性,促进了人类形象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产生,使人类交流、学习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单纯的模仿变为语言和模仿相结合。交流的空间扩大了,由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交流学习的方式既有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也有间接的传授。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反过来,媒体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口语时期,生产力与语言的发展,迎来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5万年前到六七千年前),即农耕时代的到来。种植、饲养、制陶、房屋建造的产生与发展,是这个时期人类思维发展的杰出体现。三、文字时期语言的一大弱点是口语稍纵即逝,不能保持、储存。随着生产的发展、交往的增多,某些事件需要记载下来,这促使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媒体的第二次创造——文字。不难想象,文字的创造经历了很大困难,这是因为:一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创造,语言的第二种符号,在我国已发现甲骨文单字就有4500个。二是需要有保存文字的材料。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用来记录文字的材料是很贵的。在我国是把文字刻在龟甲、骨头、陶片、木板上,后来写在竹简上;在古埃及是把文字写在很昂贵的用纸草编成的纸草纸上。如果说智人时期是语言产生的准备期,中间经历了20万年,而从语言的产生到文字的创造经历了4万多年。
  文字的出现,克服了口语的不足,重要的事件可以记录下来了。人们可以把观测天象的材料记录下来,后来就有了历法;人们可以把测量、计算的材料记载下来,如古埃及尼罗河泛滥后,对土地的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后来就有古希腊几何学的诞生;人们也可以把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反复推敲、论证、修改。于是,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扩大,思维也逐渐得到深化。因此,随着文字的产生,占卜、计算、历法的研究,抽象思维发生并且发展了。
  文字的出现给人类交流与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和优势:第一,由于文字可以保存,可以装订成册,交流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了,既有模仿的方式(看)、言传的方式(听),也有文字的方式(读)。第二,文字记载着他人和前人的经验,使交流与学习的范、围,无论时间上、空间上都扩大了。在时间上可以学习前人的经验,在空间上可以学习不同地域人的经验。第三,由于文字可以保存,可以互相学习和补充,学习的内容丰富了、深入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思维
第一章 思维的全面性
第一节 思维与思维研究
第二节 思维全面性的内涵
第三节 发展形象思维是实现思维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 思维的全面性,使思维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
第二章 思维的全面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第二节 德育与思维
第三节 体育与思维
第四节 审美与思维
第五节 思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基础
第三章 思维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思维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技能与知识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学科中思维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思维发展阶段性的研究
第五节 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评析
第四章 现代教育媒体——思维协调发展的载体
第一节 媒体与学习方式的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 现代媒体
第三节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教育媒体与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编 记忆与迁移
第五章 思维与记忆
第一节 多重记忆
第二节 学习与记忆
第三节 工作记忆
第四节 思维基本法则
第六章 思维与学习迁移
第一节 迁移是一个关乎学习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 学习的迁移原理
第三节 学习的迁移原理的特点
第四节 学习迁移的意义

第三编 学习
第七章 学习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学习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过程原理
第三节 学习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能力发展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第八章 思维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化解学习难点
第一节 学习难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化解学习难点
第三节 思维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备课改革
第五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材改革
第九章 学习的主体性
第一节 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节 学习的潜能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第四节 以人为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