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内生性变革:学科课程的生成机理(学校课程变革新取向丛书)
0.00     定价 ¥ 4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6039153
  • 作      者:
    刘玲萍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小学案例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玲萍,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小副高),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支持少先队好校长,广州市教育工会2008—2010年度优秀工会工作者,广州市首届卓越小学校长培养对象挂职阶段实践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清远市清新区名校长工作室导师,黄埔区第二批名教师,黄埔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埔区工作业绩突出记功两次,近五年连续获得年度工作嘉奖。主持省、市、区课题5项,发表论文19篇,出版专著《莲润姬堂自在香》,主编《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聚焦儿童发展的课程范式:暖记忆课程的理念与实施》。多项教学成果获得市、区奖项,执教市、区公开教学课例10余节。
展开
精彩书摘
后  记

“每一颗心都灿烂”是我校师生追寻的一种教育生态。坐落在黄埔西部中心的荔园小学,就有着一群朝着“每一颗心都灿烂”的教育状态生活的师生。有学者说:“教学作为一种艺术,要把教学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创造的成品富有一种美,使之令人‘快乐、喜悦、迷醉’”。那么,我们的教育最应该给孩子带来什么?每一位荔园教育人都在思考着……
课程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会对孩子的生命生长、价值取向、思想情感产生各种影响,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是课程。于是我们聚焦儿童发展的课程建设实践,开发出“暖记忆”课程体系,每周实施“走班制”的选修课、研究性学习校外实践活动、科艺节、读书节、体育嘉年华、“德育教育演出来”等极具特色的品牌活动,特色项目如:击剑、游泳、篮球、田径、街舞、合唱、舞蹈、弦乐、书法、科幻画、机器人、建筑模型、3D打印、木工等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一位老教育家对自己的教育理想作这样的描述:“让学生身心舒展地生活着,毫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诗意地期待着,这才是教育应该给予的”。历时三年,荔园教育人做到了!我们在“每一颗心都灿烂”的教育路上行走着,历代荔园人没有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目标,我们经历了童心教育哲学思想的建构,聚焦儿童发展的课程建设实践,最终形成了以“每一颗心都灿烂”为核心的办学思想体系,通过童化语文、灵动数学、童趣英语、磁性科学、活力体育、创意美术等课程建设,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理解、创造生命之美好的一系列过程中,最终形成生命中的“暖记忆”。我希望在一群孩子中,大家一眼就能认出哪一个是荔园小学培养出来的,这些与荔园气质紧密契合的孩子,一定能推动黄埔这个区域的未来发展。
《荀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树木,年轮会记录下树木生长的长度;百年树人,荔园教育人通过不懈努力,建设一所充溢着童心味道的学校,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让老师自由地发展,相信每一个闪耀的梦想,都会像太阳那样,照亮孩子幸福的前行之路——在荔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校长
刘玲萍
2022年10月
展开
目录
前言  内生性变革:聚焦儿童发展的学科课程

第一章  主体自觉性与童化语文
儿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的能动性应该成为课程设计中内嵌的育人要求。学校作为课程变革的主体,要以教师为核心,以学生为目的,根植传统,立足文化,直面学校发展定位,主动寻求课程变革。内生性课程变革,不仅要设计目标与内容、社会互动与关系,也要设计学习者的学习能量和学习动机,发展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童化语文”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语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语文课程,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语文课程,真正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主体,体现了内生性变革的要求。    
第一节  享受语文的童趣与魅力
第二节  品味语文的童真与典范
第三节  充满着童趣的语文课程
第四节  陶醉于童趣的语文境界

第二章  文化引领性与灵动数学
内生性课程变革需要学校文化引领。只有处于学校文化的情境脉络中,才能廓清课程变革的本质,真正理解学校的文化品质。学校课程建设既要有为了儿童学习需求的“面”,更要有根植于学校文化的“底”。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整体性建设遵循的法则,也是内生性变革的内生起点。“灵动数学”是一种课程价值观,也是一种课程实践      策略,它以“变”促“动”,以“动”促“活”,以“活”促“学”,聚焦文化,扎根文化,最终培养活泼泼的儿童,重塑知识的学习图景。
第一节  认本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第二节  挖内涵,把握数学教育真义
第三节  丰结构,满足个性学习需求
第四节  多途径,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第三章  内在扎根性与童趣英语
任何理论都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一定的理论总是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个形式理论的建构往往离不开有关的实质理论和大量的事实资料作为背景和基础。内生性变革指向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多重体验和实践创造的学习过程,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童趣英语”立足于儿童立场,对童心进行解码,力求使课程建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围绕童心,保护童心,用童心对童心,营造具有童趣的课程,实现解码童心,具有鲜明的内在扎根性。  
第一节  放飞童心,焕发英语的生命活力
第二节  回归童真,激活英语的生活体验
第三节  突显童趣,培养英语的灵动思维
第四节  采撷童言,发散英语的无穷魅力

第四章  元素统整性与磁性科学
大脑总是倾向于学习整合而有意义的信息。课程不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浅层融合状态,而是有条理的、多元素统整的状态。“磁性科学”将有关联性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实践项目,从课程目标设定,到内容安排,到评价设计,都是基于系统的思维和整体的思考进行构建,此时课程不再是一种各自为营、独自发展的状态,也不再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浅层融合状态,而是融合共生的生命状态,足以彰显生命成长的价值。    
第一节  激发兴趣,让孩子爱上科学爱上探究
第二节  潜移默化,让孩子在活动中日就月将
第三节  项目驱动,构建孩子的核心素养体系
第四节  多元合力,发掘孩子的科学创新潜能

第五章  逻辑聚合性与活力体育
课程的逻辑聚合性可以使课程内容更紧凑,更具有逻辑性,更符合课程育人的属性。“活力体育”以学科的独立性为前提,对课程内容进行多维、多向的组织,打破学科的固有界限,找出课程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形式,强调内容的广度而不仅仅是深度。“活力体育”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可以让儿童拥有活泼泼的生命状态。
第一节  激发活力,感受体育魅力
第二节  焕发生命,拥有强健体魄
第三节  绽放光彩,构建精彩课程
第四节  感悟魅力,打造活力课堂

第六章  转型发展性与创意美术
内生性课程变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要求领导者具有扎实的实务探究能力、审慎的决策思维、明确的发展定位、清晰的行动路径。学校课程建构关注的不仅仅是既定知识的习得,更支持学习者的创造性表现与知识创生。“让学生有机会寻找新的不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解答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教他们不要害怕未知,相反要充满好奇心”。“创意美术”聚焦学科文化,反映学科之趣、之美,课程不仅仅是从完成学业要求的角度来掌握课程内容,而是要促成学习者的理解性的迁移与创造,从再现性学习走向创造性学习,让学习者成为未来的创造者而非复制者。   
第一节  感知美好,滋养精神生命
第二节  发现美好,感悟生命精彩
第三节  构建美好,编织艺术梦想
第四节  践行美好,体验快乐成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