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张文质、詹大年等鼎力推荐,一线教师25年经验总结,从平凡到优秀的实践指南)
0.00     定价 ¥ 5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6130610
  • 作      者:
    普利辉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普利辉,从教25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州级教学名师,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榜样学员、2019和2020生命叙事十佳叙事奖获得者,新教育理事会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爱心杯”优秀教师,文质教育研究院脊梁式草根教师、“教育行走”优秀志愿者、优秀管理员、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第二季班主任,参编《阅读,遇见更美乡村教师》。


展开
精彩书摘

倾听,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谈及教学应以什么为中心,大多数观点认为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却与此相反。教师教得沸沸扬扬,学生学得死气沉沉。虚假学习或者浅表学习状态比比皆是,哪怕有学生时不时在形式上参与也只是空洞的热闹。

在这里,我把所有的这些不良课堂现状统归为学生没有发生真实学习。为什么这样说呢?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主讲的课堂仍然占主流。

教师将已有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侧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难以考虑学生的学习历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应对和配合的状态,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值得重视的是,在偏远的、学生学习基础越难以提升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由于学习困难和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于是,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的自导自演。这样的教学,无论是教师自身认知的制约也好,还是教育对象客观因素制约也罢,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就不是真实的学习。

在这里,我想从教师倾听的角度强调怎么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首先,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

在备课这一环节,我们都知道要备好学生,但我们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是否真正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同时我们老师还要反思,我们赋予那些学生的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吗?我们该怎样去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实,我们老师常常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总认为我们讲的是学生需要的,我们的做法是学生感兴趣的。结果自然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的教法、做法往往掩盖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不再信任老师,不再追随老师,直至讨厌老师。

其次,倾听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

老师应该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哪些知识点需要同伴合作解决,哪些知识点需要老师帮忙解读;哪些要细讲、要结合练习;哪些要留有时间让他们自主完成……

没有这些出发点,教学就常常伴随主观性和随意性,甚至于老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认为哪些知识点会在考试中出现就只讲哪些知识点。最终会演变成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注重考试的结果。这样的学习也不是真实学习。

最后,倾听学生在学习中的观点,发掘这些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倾听学生的观点鲜有发生。更多的情况是,老师以自己的“答案”去引导学生中套,凭借权威的角色,对表述有误或没有说出理想答案的学生百般嘲讽,答案回归意识太强,在某种程度上极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就语文学科来说,我在听初中语文公开课的时候,发现了以下明显的错误做法:

一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读、思”的过程只给学生留了几分钟的时间,不管学生有没有自主完成,时间一到就打断了学生的节奏,学生被强制听从教师的下一步指令。

二是发言的学生太少,且缺乏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只要学生说出的答案与老师的“标准答案”有偏差,就会被无情地“抛下”。造成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表达自己所理解的真实观点。

三是教师对标准答案的解释太少。很少有教师可以将问题的来龙去脉、逻辑分析透彻。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在检测知识学习效果时,不能举一反一,不能达到教师预想的检测成绩。

学习是试错的过程,容许学生在试错中不断成长,要俯下身来积极倾听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开展师生间的有效对话,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拨开思维的迷雾,获取求知的乐趣。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才是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低效的六个问题及突破/ 003

有效教学始于学生原有知识/ 007

有效教学要掌握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010

倾听,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015

引发学生思考的七条建议/ 019

个性化关注与引导学生的四点做法/ 027

从知识搬运工转型教学设计者的五条建议/ 031

接手新生教学,注重“鱼就是鱼”的思维规律/ 035

教学“四个强调”——学习科学理念下的新教学方向/ 041

核心素养导向下,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047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利用“心理表征”/ 054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项目化写作教学课/ 059

 

第二章 基层教师如何做科研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065

弄清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方法/ 068

厘清课题研究的四条思路/ 076

快速了解课题研究的程序/ 080

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应注意的问题/ 095

课题设计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示例/ 100

 

第三章 专业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树立“以教育为志业”的目标/ 115

提升自我,从觉察自我开始/ 120

我相信“相信”的力量/ 122

引领教师成长,立己达人/ 125

读书,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 129

写作,我信奉“不停地写” / 131

让教育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 134

学习型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一些特质/ 137

用暮省服务于教育教学 / 141

努力向专家型教师看齐 / 145

学习,教师最可靠的“减负”途径 / 149

学习效果不佳,要从这五个方面找原因 / 153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160

教师之间开展有效对话的七点建议/ 163

会听、会问、会说,教练型教师的三个特征/ 167

让教育事业成为幸福的居所/ 174

 

第四章 抓准家校共育的痛点和难点

不把“反常”的学生交给家长 / 179

帮助家长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 181

了解、关注、沟通,消灭“坏毛病”的最佳妙计 / 185

与农村家长“打成一片”的三点经验/ 188

多渠道聆听家长的心声 / 190

入村与家长聊聊家庭教育 / 194

 

第五章 且行且思,我的一些教育感想

塑造有精彩观念的学生从尊重开始/ 201

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206

把“遭遇”和“危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 / 213

成全自我的最好方式是帮助他人/ 219

情绪控制的“ABC理论”与“四步法则” / 222

教育生活化是教育的必然之道 / 226

做有温度的教育/ 232

有效教育学生的方式是“关键对话”/ 236

点点滴滴中传递对学生的关爱/ 239

成绩是一把双刃剑/ 2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