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镇,男,1955年5月生于浙江温州。1987年获浙江大学光仪系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90—1992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选为博导。现为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
1988年进入浙江大学材料系,在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从事半导体薄膜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半导体薄膜制备、物性调控与光电应用。现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材料委员会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J.Mater.Sci.&Tectl.和《半导体学报》编委等。
在国内率先开展氧化锌薄膜p型掺杂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型掺杂系列核心技术,率先研制了氧化锌LED原型器件并实现室温电致发光;发展了组分调控氧化锌薄膜光电性能的技术,透明导电薄膜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自主发展了高真空CVD薄膜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研制了一系列硅基薄膜材料与器件。负责的Zn()研究工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光电功能材料重大计划”5个亮点成果之一。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氧化锌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在薄膜制备与光电应用方面还获得浙江省科技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2本,参编3本。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其中Adv.Mater.,NanoLett.,JACS,APL等国际著名期刊论文100余篇;论文被他引56()O余次,其中sCI他引4000余次。国际大会报告40余次,邀请报告20余次。
1994一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金牛奖”;1995年选为浙江省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96年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聘为浙江大学首批求是特聘教授;2007年选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获浙江省优秀回国人员称号;2008年、2010年获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2012年评为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2013年评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