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电视节目概论(第二版)
0.00     定价 ¥ 4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5728167
  • 作      者:
    孙宝国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孙宝国,1968年生,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鉴定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称评审专家、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70余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2件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中国电影史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电视节目概论(第二版)》:
  1984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群众游行、焰火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出动了二百余人,动用5辆转播车、23套摄像机、14套微波设备,采用二级导播方式,利用微波干线和卫星向全国直播庆典实况,并通过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向世界传送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实况。当天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转播了这一盛况,北京大学学生突然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场面,通过电视传播到海内外,更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1987年10月25日上午9时,邓小平宣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了开幕式盛况。这次报道准确及时,真实生动,现场感强,使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充分发挥了电视传媒的优势。据统计,接收并采用中央电视台直播信号的有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日本广播协会等16家电视台或新闻机构。从中央电视台当时对北京地区观众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有关党的十三大的新闻来源,首先从电视里获得的受众占大多数,有880-/0的受众是从电视中看到大会开幕式的。这次开幕式直播开辟了党代会开幕式直播的先河,以后历次党代会对开幕式报道都采用直播的方式。
  1988年3月24日至4月10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对阿沛和班禅副委员长答中外记者问,吴学谦、钱其琛答中外记者问,8个民主党派负责人会见中外记者,李鹏、姚依林、田纪云、吴学谦答中外记者问等4次记者招待会首次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广大观众通过电视不仅听到不同新闻传媒记者的提问,从而了解到不同传媒的基本立场、态度和反应,而且通过记者招待会的直播,看到领导人回答问题的情况,直观地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进一步增强了时政报道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开始进入中国重大政治活动报道领域。此后,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都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重要内容。
  1988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从11时9分至17时35分直播了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双跨珠穆朗玛峰的全过程。
  1990年9月22日,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电视台从15时15分到18时29分成功地直播了开幕式实况。
  1993年3月17日至18日,北京、广东和上海三家电视台合作现场直播了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开创了地方电视台联手直播世界重大赛事的先河。
  1993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与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达成协议,即日起至1994年6月17日,每星期日晚上现场直播1993-1994年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共32场。这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次定时直播一个国家的足球甲级联赛。
  1995年5月1日至14日,天津电视台对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开幕式、闭幕式和比赛大部分场次都进行了直播,多达68场、102小时,在全国创造了单项赛事电视直播的次数和时间的最高纪录。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具有跨时代标志性的一年是1997年。
  1997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元旦特别报道《走进1997年》,通过演播室和三峡工地的电视连线,使观众看到1997年第一轮红日照耀在三峡工地上,听到记者来自三峡工地的现场报道和节日问候。随后,中央电视台在这一年里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和超大型新闻直播报道,并开始尝试在直播题材和方式上进行拓展。这些直播节目分别是:
  1997年3月9日,“日全食——海尔波谱彗星天象奇观”直播。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首次在高科技天文观测领域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典型的全方位异地多点直播。历时142分钟的节目直播了昆明、南京、北京的日偏食和黑龙江漠河的日全食,4个地区7个地点同步,内容不断变化发展,卫星信号、地面微波信号切换频繁,全程记录,观众获得了多视角的共时满足。在这次直播活动中,中央电视台首次使用了移动卫星地面站。
  1997年3月18日,“南昆铁路全线铺通”现场直播。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现场直播进入经济领域的一次尝试。南昆铁路全线铺通,是中国向贫困宣战,打开西部与南部铁路通道大门决策的实施结果。
  1997年4月24日下午,“中、俄、哈、吉、塔五国边境裁军协定签字仪式”现场直播。直播长达1小时8分钟,它试验性地改变了以往重大政治活动单纯记录的报道方式,首次引入演播室主持人串联和嘉宾评点的形式。同时,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在国外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1997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合作完成庆祝香港回归系列报道之一《飞越黄河》现场直播。
  1997年6月30日6时至7月3日6时,香港回归异地多点直播。直播长达72小时,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报道了香港回归的盛况,包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入港、香港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庆祝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回归颂》等25次重大活动的现场直播。在这次报道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动用了11辆转播车、21个卫星转发器、3架直升机,在香港建起了540平方米的报道中心。整个节目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为重点,以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京和东莞等国内城市和洛杉矶、伦敦、里斯本等海外城市为直播点,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报道阵势,实现了以事件主会场为支撑、以事件背景和新闻故事为载体的现场直播形态。
  ……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2版修订说明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方式

    第一章 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电视消息

    第三节 电视连续报道

    第四节 电视系列报道

    第五节 电视专题报道

    第六节 电视新闻调查

    第七节 电视新闻述评

    第八节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第二章 社教类电视节目形态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电视纪录片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

    第四节 电视体育节目

    第五节 电视少儿节目

    第六节 电视服务节目

    第七节 电视广告节目

    第三章 文娱类电视节目形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