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章 预备知识—安全用电常识
本章主要介绍单相触电的危害、安全用电措施的有关知识。
1.单相触电的危害
当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带电物体并接地,使人的一部分因此产生电流时,可能发生触电现象。由图0-1可知,电流由相线经人体流入大地回到中性点形成闭合回路,人体承受相电压。绝大多数发生在电子工艺实习室中的触电事故都属于这种形式。
触电时,电流会使细胞过热,导致细胞内部和外部烧伤。对这种效应*敏感的器官是肺、脑和心脏。受伤的程度取决于几个因素,如电流大小、电压高低、人体电阻大小、电流路径、触电持续时间及电流频率。
(1)电流因素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是电流而不是电压导致死亡。通过组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会干扰心脏和肺的正常工作,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表0-1为男性和女性在不同触电电流[直流电和交流电]下的反应。
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对电流更敏感。
(2)电压因素
在实习室,大多数电击发生在100~400V,显而易见,它产生的强电流能使肌肉强烈收缩而不能摆脱带电物体。
(3)人体电阻因素
人体电阻越高,流经人体的电流越低。人体电阻是高度非线性的,与皮肤状况和脂肪含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手掌电阻的范围为100Ω~1MΩ。干性皮肤的人具有更高的人体电阻,而汗水往往会降低人体电阻。表0-2显示了人体手与手之间、手与脚之间在不同环境下的电阻情况。
(4)电流路径因素
电流通过人体不同的部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通过皮肤的电流不像通过重要器官的电流那样有害。致命电流通过心脏、肺和大脑时,对人体的伤害*大。仅10μA电流直接通过心脏即可导致心脏骤停。在较低的电流下,心肌可能会跳动不规律,导致全身血液泵送不足。脊髓中的电流也可能改变呼吸控制机制。
(5)触电持续时间因素
触电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高。这是因为心脏和肺等敏感器官*终会失去功能,热量会永久性地损害肌肉。尤其是,当电流高于肌肉失去控制的阈值时,触电人员无法松开导线,因此触电持续时间较长。
例如,如果电流约为80mA,大约需要4s就会让超过70kg的人死亡,而体重低于70kg的人可能仅2s就死亡。
一般以触电电流与触电持续时间的乘积为30mA s作为安全界限。
(6)电流频率因素
从实习室电气安全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此只讨论低频电流。在50~60Hz的频率下,人体非常容易受到触电伤害。在直流电(0Hz)或高频范围(3~10kHz),人体对触电的耐受力相对较高。
由表0-3可知,男性的感知阈值在60Hz时为1.1mA,而在10kHz时为12mA(超过10倍);男性在60Hz时的释放阈值为16mA,而在10kHz时为75mA(几乎是5倍)。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有人可以在雷击中幸存下来。
2.安全用电措施
实习室内应正确安装线路、插座,特别是开关要接在相线上。电线绝缘必须良好,插座、开关等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用电功率应该足够大,不得超负荷用电。仪器仪表必须按照规定接地,以防发生漏电、触电事故。
人体若通过50Hz、25mA以上交流电时会呼吸困难,100mA以上则会致死。因此,安全用电非常重要。为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实习室内应使用分段开关并配备单相漏电保护电源,供电电源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实习操作台应采用防静电工作台。
(1)单相漏电保护电源
电子工艺实习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每个实习室需要配置30~60张实习操作台。此外,根据实习项目的需要,每张实习操作台上必须设置若干插座以满足台上仪器仪表的用电要求。因此,为了让实习有序地进行,尽可能做到每一张实习操作台配备一个单相漏电开关,每一台仪器的插座配备一个分段开关(图0-2)。
常用的单相漏电开关,主要由主开关、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等部件组成。单相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如图0-3(b)所示,当无漏电流时,即IL(相线电流)=IN(零线电流),电流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为零,脱扣线圈无感应电流输出,脱扣器不动作,电源正常向负载供电。当被保护电路漏电或人身触电时,通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即IL(相线电流)=IN(零线电流)+IF(漏电流),脱扣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脱扣器动作,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了保护作用。
漏电开关对漏电流极为敏感,当漏电流达到10~30mA,就能使漏电开关在极短的时间(如0.1s)内跳闸,切断电源。
(2)隔离变压器
我国供电系统一般采取三相四线制,中性线接地,在供给低压用户时,一根是相线,另一根是零线,零线是和大地同地位。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和大地构成回路,造成触电危害。
隔离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图0-4所示。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它的(输出端)次级不和地相连,它的任意两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位差,人接触任意一条线都不会发生触电,这样就比较安全。即使供电电源发生带电故障,由于接地故障,不会形成电流回路,这样就能保证用电安全。另外,在供电范围较小、线路较短的场合,此时系统的对地电流小得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3)防静电工作台
在电子工艺实习过程中,干燥的空气与绝缘体表面磨擦会产生高压静电。静电可通过印制电路板或电子元器件释放,从而可能损坏敏感电子元器件。表0-4给出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击穿电压。在这种环境下测试或者焊接电子元器件,比如MOSFET,当表笔金属部分接触电子元器件时,在电路内部,静电击穿氧化层或连接点,从而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永久性的破坏。防静电工作台能将产生的高压静电进行释放,对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提高电子元器件装配的安全性。
防静电工作台的组成如图0-5所示,防静电工作台面点对点电阻测试应符合国家电子行业标准SJ/T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的规定。它有一个导电或防静电工作台面,接地点与台垫接触良好,腕带与工作台的接地线连接。为防止人员与带电物体接触时发生电击,腕带的*小电阻为500k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