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br>第2版前言<br>第1版前言<br>绪论1<br>第1章工程材料性能3<br>教学基本要求3<br>11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3<br>111强度与塑性3<br>112弹性与刚度5<br>113硬度5<br>12动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7<br>121冲击韧性7<br>122疲劳强度8<br>13工程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8<br>131物理性能8<br>132化学性能9<br>133工艺性能9<br>思考题9<br>第2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br>二元合金相图10<br>教学基本要求10<br>21金属的晶体结构10<br>211晶体的概念10<br>212实际晶体结构12<br>22金属的结晶与同素异构转变13<br>221纯金属的结晶13<br>222晶粒大小及控制15<br>22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15<br>23合金与合金的相结构16<br>231合金16<br>232合金的相结构16<br>24二元合金相图18<br>241匀晶相图19<br>242共晶相图20<br>243包晶相图21<br>244共析相图21<br>25铁碳合金与铁碳合金相图22<br>25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性能22<br>252铁碳合金相图23<br>思考题29<br>第3章金属的热处理31<br>教学基本要求31<br>31金属热处理概述31<br>31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32<br>31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3<br>32金属的整体热处理工艺38<br>321退火38<br>322正火40<br>323淬火40<br>324回火43<br>33钢的淬透性44<br>331淬透性的概念及对热处理后力学<br>性能的影响44<br>332影响淬透性及淬硬深度的因素45<br>333淬透性的测定与表示方法45<br>34金属的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46<br>341钢的表面淬火47<br>342化学热处理48<br>35其他热处理工艺简介51<br>351真空热处理51<br>352可控气氛热处理51<br>353形变热处理52<br>354超细化热处理52<br>355高能束热处理52<br>36表面技术53<br>37热处理工件的结构工艺性56<br>371热处理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57<br>372和结构工艺性有关的其他要求58<br>思考题58<br>第4章工业用钢与铸铁60<br>教学基本要求60<br>41概述60<br>411工业用钢的分类与牌号60<br>412杂质对钢质量的影响64<br>41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65<br>42工程结构钢68<br>421概述68<br>422碳素结构钢(非合金结构钢)68<br>42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和合金<br>结构钢69<br>424微合金化低碳高强度钢简介72<br>43机械结构钢74<br>431优质的、特殊质量的非合金结构钢<br>(优质碳素结构钢)74<br>432特殊质量的机械结构用合金钢76<br>433易切削钢84<br>434铸钢85<br>44滚动轴承钢86<br>45工具钢89<br>451概述89<br>452刃具钢89<br>453高速工具钢91<br>454模具钢94<br>46不锈钢、耐热钢和低温钢98<br>461不锈钢98<br>462耐热钢101<br>463低温钢102<br>47特殊物理性能钢103<br>48铸铁103<br>481概述103<br>482铸铁石墨化103<br>483铸铁分类105<br>484常用铸铁的牌号、性能与应用105<br>思考题114<br>第5章非铁合金及粉末冶金材料115<br>教学基本要求115<br>51铝及铝合金115<br>511工业纯铝115<br>512铝合金及其强化处理116<br>513铝合金分类及其应用117<br>52铜及铜合金121<br>521工业纯铜121<br>522铜合金122<br>53其他非铁合金简介127<br>531钛及其合金127<br>532镁及其合金129<br>533锌及其合金129<br>54铸造轴承合金与粉末冶金130<br>541铸造轴承合金130<br>542粉末冶金132<br>思考题133<br>第6章聚合物、无机与复合材料134<br>教学基本要求134<br>61聚合物材料134<br>611聚合物特征134<br>612塑料134<br>613橡胶138<br>614纤维140<br>615涂料140<br>616粘合剂141<br>617功能聚合物材料简介142<br>62无机非金属材料142<br>63复合材料146<br>631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146<br>632树脂基复合材料148<br>633金属基复合材料150<br>634其他类型的复合材料150<br>思考题151<br>第7章新型材料152<br>教学基本要求152<br>71形状记忆合金152<br>711形状记忆效应原理152<br>712形状记忆合金及应用153<br>72非晶态金属156<br>721非晶态金属的结构特点157<br>722非晶态金属的性能特点及<br>应用158<br>73超导材料160<br>731超导材料的基本性质160<br>732超导材料的分类及性能161<br>733超导材料的应用162<br>74储氢合金163<br>741储氢技术原理164<br>742储氢合金的条件164<br>743储氢合金分类及研究现状165<br>744储氢合金的应用165<br>75纳米材料167<br>751纳米材料的性质167<br>752纳米材料的分类169<br>753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170<br>思考题172<br>第8章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173<br>教学基本要求173<br>81机械零件合理选材的基本原则与<br>步骤173<br>811使用性原则173<br>812工艺性原则174<br>813经济性原则176<br>814可持续发展原则178<br>815选材的基本步骤178<br>82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179<br>821零件失效及失效形式179<br>822失效分析180<br>83常用零件选材的原则方法180<br>831以防止过量变形为主的选材180<br>832以抗磨损性能为主的选材181<br>833以抗疲劳性能为主的选材181<br>834以综合力学性能为主的选材182<br>835选材时应注意的事项182<br>84轴类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183<br>841工作条件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