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一书出版以来,以书为媒介,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有讲授 MPAcc课程的大学教授、公司里从事专业工作的风控总监和审计负责人,以及正在学习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学生,他们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教学、实践和学习中的感悟与我沟通,让我深感写出这样一本系统的、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书稿,不仅给大家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参考,也给我带来了更多拓展和深化的机会。感谢实务界和理论界的朋友们,有你们的支持和爱护,我才有动力跟进当前内部控制前沿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本书。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第3版)》的特色和优势概括如下:
1.梳理最新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本书梳理了国内外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政策前沿,不仅深入探讨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本质属性,而且对 COSO(2017)以及财政部、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1号)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会协〔2015〕7号)进行了深入阐释,厘清了目前该领域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疑惑。
2.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和案例。本书围绕内部控制要素、设计、评价、审计和披露几个方面展开,从企业环境、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等环节凸显实务操作的流程、底稿以及案例,让读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好地运用内部控制提升公司价值。
3.增加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殊考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关要求从适用营利性企业拓展到适用行政事业单位,因此本书增加了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描述。
4.创新写作体例,增加可读性。本书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真实案例,行文活泼生动,将枯燥严肃的问题通过鲜活的案例展现出来;本书的编写体例能够引导读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一步思考,提升读者主动学习和汲取知识的兴趣。
5.受众对象更加广泛。本书专门针对会计专业硕士、审计专业硕士、MBA以及公司管理者、注册会计师和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而撰写。每章专门设置引例提出问题,并在章末设置案例讨论与分析模块,这使得本书能够成为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企业内部培训的内部控制入门读本。
在本书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第一章、第二章由何玉润主笔,李晓慧修订;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由李晓慧主笔,何玉润修订;其中案例草稿的编写和提供者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大赛班)的同学们以及中央财经大学MPAcc的同学们,他们是王敏、刘桂芝、贾波、付辉平和郑小娜。此外,我们借鉴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实务,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的相关要求和解读贯穿全书。在此,我们对所有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不断求索的学者,中国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的制定者致敬并表示感谢。对一直陪伴和指引我们成长的田志心老师以及四类会计高端人才的广大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为本书出版付出热情和精力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
展开